周五讲了17课《古诗三首》,觉得较成功的是《望洞庭》这首诗。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多,容易理解,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我先向学生讲述古人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光滑,才能照出清晰的样子,然后出示古时候的铜镜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月光下的湖面和没有打磨的铜镜都是朦朦胧胧,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比喻句,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更易于学生读背古诗。
不足之处:在教学《望天门山》时,我强调了学习古诗,要知道作者的观察点,有学生问:“这首 诗的观察点在哪儿?是‘孤帆’上还是江岸边的某处?”对此我没有及时让学生依托文本,从诗中找答案。我应该让学生细读“两岸青山相对出”。两边的山景不断地扑入眼帘,只有舟行水上才会有这个感觉。这样,学生不就很好地理解了吗?其实,这一点在教学时,我也有点模糊,没有认真去研读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