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现代社会的审美多以瘦为美。所以肥胖就成为爱美人士的大忌和死穴。
“减肥难,难于上青天。”却是许多有过减肥经历人都会发出的感叹。尝试了许多种方法,听从过许多的建议,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大部分是失败的结局。甚至有的人得出结论:“自己是易胖体质,喝口凉水都会胖。”这是多么苦涩无奈的结论啊。
根据身心一体的观念:身体与心理状态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肥胖的形成与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是密切相关的,今天就用心理学解读肥胖背后的情绪密码,帮大家轻松瘦身,减肥成功。
大家听过“过劳肥”吗?一群966工作制下的职场白领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竞争之下,没有因工作劳累消瘦,反而会特有面子的变得白白胖胖,这就是典型的“过劳肥。”
这种肥胖是于心理负担大,精神压力重有关。白天在职场奋力厮杀,到了晚上怎么也得有一顿大餐,给自己的心灵一些安抚和慰藉,给自己的身体一些放松和补偿。
不知不觉中,食物就成了填充精神世界需求的替代物。一口口吃下去的不是可乐和鸡块,而是心灵的自由和安慰。就如同那很有名的桥段:“姐喝的不是咖啡,姐喝是而是寂寞”。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一流。中国人这么会吃,是因为饮食中承载的绝不完全是口腹之欲,更多的还有精神世界的寄托。
中国人有苦说不出,更多的是借助于饮食来释放,发泄,排解。所谓“一醉解千愁”的古语就是这个意思。
“吃”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带来血糖升高的快感。
“吃饱”这个状态也能带来充实,满足安全的感觉。
“吃有趣的东西”,能带来新鲜的体验和丰富感,成就感。
“和朋友一起吃”,能带来人际的归属感和社会支持感。
“有许多东西可以吃”,能带来一种确定感,控制感和安全感。
“吃”能带来这么多好的感觉。所以用“吃”来解决内心的愁与苦,来满足内心未实现的愿望,就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啦。
所以当我们的心理状态对于:“安全、充实、归属、快乐、控制、确定、成就感”等有缺失的情况之下,“吃”就像救命大力丸一样包治百病。
或者心理上感觉:“沮丧、不安、忐忑、焦虑、无聊、自我评价低下、孤独、被排斥,被攻击、受威胁”等情形之下,“吃”也就成了我们最容易得到的,最安全的,最廉价的救命大力丸。
但当我们清醒下来想一想。“吃吃喝喝,真的能解除自己的愁与苦吗”?答案是:“纯属痴心妄想。”吃完了,心烦的事依旧还在;酒醒了,消不去的愁又涌上心头。同时还吃出了肥胖,喝出了酒精肝。
明眼人能看出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假象,“吃”并不能真的满足我们精神世界的需求,也不能治愈我们的心灵疾患的痛苦。“吃”只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一剂“安慰剂”。(注: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其物理特性与试验药物相同,但不含有试验药的有效成份)
说到这儿,我们也就找到了肥胖的根源,那就是我们错用了“吃”这个工具来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
看到这大家就明白了:情绪问题越多的人,越容易借酒消愁,借吃解闷,容易产生对“吃”过度依赖。“吃”不单单是身体的需求,还具有了精神抚慰的功效。这样一来二去的肥胖就如影随形啦。
包括情绪低落、心理压力、自我评价低下感。包括忐忑焦虑和无以聊赖的空虚感。包括孤独和无意义感。包括没有归属感和受威胁感。
“吃”是我们精神上所依赖的“安慰剂”,但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痛苦是不能靠它来治愈的。只有找到心灵痛苦的治愈之道,才可能摆脱这样一个“安慰剂”。
当我们摆脱对“吃”的过度依赖之日,也就是减肥瘦身的成功之时。
附:一个女孩子的暴饮暴食的心路历程。
她经常有情绪的低落,感到孤独和苦闷。偶尔一次大嚼零食后,感觉情绪有所缓解。所以每次情绪不好,都会大开“吃”戒,用美食来安抚自己脆弱的心。
可吃完后又会懊悔,担心因此变得肥胖,体型不美。会严厉的指责自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这刺耳的自责声中,她的情绪更加低落,又希望再大吃一顿来缓解痛苦。
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情绪更加的低落,暴饮暴食的现象愈演愈烈。肥胖也就如影随形般的不期而至。
这个女孩子要想成功瘦身,最关键点就是:找到解决恶劣情绪的真正工具,来替代“吃”这个心灵的“安慰剂”。比如进行心理咨询;如进行冥想和自我反观;比如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内心苦闷;比如去寻找解决内心苦闷的方法等等。
找到了引起肥胖的根源,斩草除根,才会永绝肥胖之后患。“吃”而不再具有炫目的光芒和神奇的效果,它渐渐回归到它正确的位置:“吃,只是填饱肚皮、享受美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