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媳妇开始教儿子跳绳,孩子跳不好,也没什么兴趣。每个动作总是有很多错误,媳妇就有点着急。过了一会,旁边又来个会跳绳的孩子,比儿子年龄小,那跳的叫一个优秀。媳妇再接着教脾气明显就压不住了,在一次孩子犯了个简单的错误之后,暴跳如雷,最终没忍住火气,小子挨了一顿揍。
晚上和媳妇探讨一下教育的方式方法。媳妇给出的生气理由,自己不会跳还不爱学习别人的方法,跳一个错一个,不懂得坚持,没有耐心。
我说那儿子不也是有进步吗?从一个不会跳到能跳一个,现在能跳两个了,这已经进步不小了。他没有兴趣不难理解,跳绳也没什么好玩的,我也没兴趣。
还有,每跳一下,你指出他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每跳一下你指出错误。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做了,只要能看到他在慢慢的改正,那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调整,可以过一阶段总结一次,整体说一说错误的情况,要求改正,但是不应该每次都说。不要指望你说一遍就能记住,那是不可能的。
并且,这么小的孩子,对一件没有兴趣的事情不容易有耐心并坚持下去,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努力的去教育去培养孩子,但是也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最优秀的,是有很多缺点的,并且很有可能在很多方面会不如其他孩子。
这让我想起工作以后的事,跟师傅学习,师傅说的事情记不住,两次还好,三次以后,有的师傅还好,有的师傅就不耐烦了。其实孩子也一样,我自己都做不到说一遍甚至说三遍就能记住,为什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确实有的人是需要四次五次甚至是十次二十次才能记住的,难道不行吗?
期望值再高,也得从实际出发。不妨把目标定的低一点,把心态放平和一点,如果能够看到进步了,那么不妨接受TA进步的很慢,不妨接受TA作为中等甚至是中下等的学习水平或者能力水平。我们可以努力去改进去想办法,但是不应如此着急,给对方造成无谓的压力,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做父母、当领导、为人,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