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年初一不宜出门,也只时兴吃素。但现代人早已经无所顾忌地破除了许多类似的古训,我本人也难“独善其身”。
初一午饭后便开启了春节自驾游的序幕。当晚在玉溪的亲戚家留宿,翌日晨便向着文山的方向一路前行,直插广西壮族自治区,至晚上终于抵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与越南交界的百色市靖西县(市)。
靖西的亲戚家居住在渠洋镇东南几里外的一个山村。过春节只是依循惯例,重头戏却是几年不遇的“祭祖”仪式。这也是促成我们此行的原因。
清晨,天刚放明,亲戚家里便热闹了起来。不少的村民都来增福添喜,人来人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村中的几位长者分头协作,有工工整整誊写族谱的;有做各项准备事宜的,都在为夜里的祭祖仪式而张罗。
这户亲戚家的小兄弟~已在云南生活多年的小林告诉我,今天的午饭才算是正餐,晚餐反而更随意一些~昨天宰杀的那头猪,供给今日午餐之用后剩余的部分将会被分作十几等分送予相帮人。若相帮之人众多,猪肉不够分配的话,还须到镇上去买来补齐。
午饭的主菜是猪肉,有煮有炒,还有一盘甜味的回锅肉。辅菜有白斩鸡、烤鸭、清蒸鱼,另有素馅的豆腐块,还有粉条及炒白菜。
虽然毗邻云南,但广西人的饮食文化已属粤菜的范畴,基本上是偏甜偏清淡一类的,见不到一点麻辣的踪影。本来我印象中的广西人应该是如越南人一样,大多头戴斗笠面容黎黑,但在这村子里所见到的,无论是小孩或是大姑娘小媳妇都肌肤白晳细腻。这或许得益于长期清淡的饮食习惯,但其实上,确切点说,更应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灵山秀水毓佳人这样一个理吧?广西的山水秀甲天下是人所共知的,广西所产的大白糯以质优爽口而闻名恐怕就不为多数人知晓了。在这春节之际,不论进入谁家都能品尝到以大白糯为主料制作的或咸或甜的大粽子,其个头足有我们家乡端午粽子的数倍之大。
这日晚饭后,祭祖仪式便正式开始了。那头午后宰杀的肥猪,净毛剖腹后,被整只的伏置在一张方桌上供于祖先牌位一侧。先是林家的儿子、媳妇、孙男孙女向红烛高烧香火不断的祖先牌位下跪磕头(而姑爷因是外姓人,不得参与),之后每人手持一柱香垂首侍立,由“主事人”说上一通我们“外地人”听不懂的言语。接下来,一个由六人组成的“专业班子”便各司其职,进入到了必须做至通宵的祭祖仪式中。
只见两名头戴遮檐帽且帽檐上垂挂纱巾掩住面容的老年妇女,先在牌位前的地面铺上草席被褥,然后趺坐其上,右手不停地摇着扇子开始了不间断的“说唱”。右侧方的牌位下放置一桌,其上摆着一个状如饭盒的器具,一中年男子手持盒盖一上一下地敲击着发出类似乐队中沙球的声音。在他的左侧有一老者手执双钹,似乎是到了某一特定的“段落”时便锵然撞响几声。右侧则是一老汉不停地翻弄着类似于族谱但于我而言仿若天书的东西。另有一名作为策应人的闲职老汉侍立一旁。
由于语言不通,看了一阵后我便失去了兴趣。还是洗洗睡最为实际,虽然仅是一墙之隔,但因旅途的劳顿,祭祖仪式上一整夜铿铿锵锵的声音并未对我的睡眠造成影响。
早晨起床后,祭祖仪式已经结束。我们三辆车十数人到镇上用过早点后,小林的父亲老林叔要我送他到十多公里外的村寨里去。林叔长年生活在云南,此次返乡须得去拜会几位亲朋。先去的是林叔的妻弟家,虽说林叔的妻子早已去世多年,但两家一直还有往来。
林叔的妻弟一家在渠洋湖畔的一个村寨里,一条水泥公路环湖蜿蜒而行,放眼湖面,只见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湖面在初升的晨光下还显得有些朦胧,恍若还未醒来的梦境一般。渠洋湖有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湖长十五公里,湖面最宽处为一公里,状若两个相向而卧的葫芦。几十个壮家村寨错落有致地掩影于湖畔的树丛中或是稍外一点的山脚下,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合谐共处的境界。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的同时,也不得不万分羡慕生活于此山此水之间的人们,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能寄身于宛若仙境般的山光水色中,也不枉到人世间走了一遭!
渠洋湖其实是人工湖,也称岜蒙水库,但除了堤坝和泄洪闸外,你看不出一点人工的痕迹。湖畔一个山峰连接着一个山峰,或高或低,姿态万千却风格统一,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将渠洋湖环抱于怀中。湖中的水世界里却是时不时“一枝独秀”地隆起一个山包、又一个山包,形体相似却神态各异。这里的山体形状已无限近似于桂林,因此一直以来都有着“小桂林”的美誉。
沿湖而行几里后拐入一条狭窄的小水泥路,再行驶一阵后到了一处山坳中就是林叔的妻弟家。家中只有老俩口及正上中学的孙子,唯一的儿子还在广东打工,春节也未能还乡与家人团聚。一阵寒暄过后,老俩口到屋外的路上祭拜了“大神”~也就是天地,又祭拜了祖先牌位后,便挽留我们用午餐。
听到林叔说我好喝两口,他的妻弟直接提了五公斤左右的一塑料桶自烤酒出来让我开怀畅饮。这地方的自烤酒度数偏低,几乎不及我们家乡的“二道酒”,大概只有十余度的酒精度数,对于我来说只如同喝饮料似的。在他们的盛情劝勉之下,近半壶酒都进入了我的腹中,虽不至于醉,但因量多,却也有点微醺。
饭后告别了林叔的妻弟一家,我们又前往另一个寨子,林叔要去看望年长他许多的同父异母的大姐。林叔的这位大姐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却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与世无争地生活于人间仙境中,饮用着清淡宜人的食物,能够长寿也就不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广西不就有一个叫巴马的长寿县吗?那里上百岁的老人并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啊!看来,长寿的秘诀除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然环境之外,清淡的饮食结构也功不可没。
这位九十二岁的大姑妈有三个儿子,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子,而嫁到外寨的大女儿及老姑娘也刚好回来探母,于是晚餐统一去老二家里吃火锅。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孙女、重孙,加上林叔我们,一大家子四世同堂两桌人,难得地欢聚于这样一个春节里其乐融融。
得知我喜欢高度酒,我该喊二哥的老二拽出一瓶五十三度的窖藏酒让我自饮,而他们全都喝的是葡萄酒。用完晚餐,一瓶高度白酒也下了肚,我感到有了些醉意。抹了一把冷水脸,告别了大姑妈一大家子人,我们又返回林叔的大儿子家。还好是在乡下,没有交警巡查,否则我这醉驾的罪名是铁定脱不了的啦!
回到林叔大儿子家时,他们晚餐还未结束,我又凑上去与小林兄弟连襟以及他大嫂的一兄一弟吹牛聊天。又灌下去了几听燕京啤后,我是实实在在地醉了。
这晚上,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到村中的篮球场上联欢,有吃有喝,之后还举行了舞会。许多在外打工的和留守的村民都在此碰了面。我因酒醉大脑断片,早早就睡了而未能到场,翌日听说有不少漂亮的大姑娘和小媳妇参加了晚会,心中不禁有点小遗憾。
据说,林叔昨晚向村文化站捐赠了二胡、三弦、吉他各一把,还在晚会现场用二胡即兴独奏了几曲。
而小林呢却是遇到了多名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小伙伴,这帮发小们说,出门在外的就数他混得最好,要他明日请客,他爽快地答应了。后来这群小伙伴逐一向他敬酒,因他不擅饮,他那与我们一起从云南过去的姨姐夫便出面替他挡酒,结果却“引火烧身”,小林的一众发小们都纷纷向云南的“老玉溪”敬酒,最终这两连襟是在午夜时分连跌带撞回的家。直至第二天晚饭时,“老玉溪”还在十分不忿地抱怨靖西人“不地道”:敬酒也应根据各人的酒量嘛,不该如此地轮番“狂轰滥炸”。
小林没有食言,第二日买来一只羊宰杀了宴请他的各位发小以及众亲友。因人数不少,这一顿自助餐把一整只羊都一扫而光,一大煲干饭及一大锅粥也都见了底。一盆羊血很快便被瓜分了兑上羊汤直接就喝,说是对身体有较大的滋补作用。而在我们地方,羊血一般是加入炙熟的肝片和里脊肉,再配上辣椒粉、花椒粉以及芝麻面、花生面和大、小芫荽等香料,放入打虫药后兑适量的水,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后放置一会,观察羊血是否凝滞,如若不然,还须反复搅拌。待羊血完全凝固后便成为一道颇具特色的地方菜~羊白旺。象这样的直接就喝,我倒没敢尝试。
这已是我们此次在靖西享用的“最后的晚餐”了,今夜之后,还在这里兴高采烈地一起共饮共食的这一大伙人就将奔往东西南北,回归原有的生活中,并在新的一年里重新踏上各自不说艰辛却也并不容易的谋生之路!
(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