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流行一个词:心流。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刚刚进入心流状态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到底什么是心流?百科词条上是这样解释的:
通俗点说,心流就是进入了一个专注的状态去做事。
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听过这个词的,而且几乎每一位大佬都会和你说,心流状态很重要。
但是仔细想想,小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天天在耳边念叨心流的重要性呢?
顶多家长会问一句:你作业写完了没有?
而不是对孩子说:你刚刚写作业的时候是在心流状态吗?
所以,为什么成年人,总是如此看重“心流”状态?
01
对成年人来说,专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还只有几岁。
当时并不理解,很纳闷为什么他们成年人不能专心地看书学习,或者做一件事。
他们总是叹着气,摸着我的头和我说:“你长大就知道了,珍惜现在无忧无虑的时光吧。”
如今长大了,忽然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追求“心流”状态。
这大概就是因为,专注力变得不如小时候了吧。
成年以后,阅历逐渐丰富,见的事情越来越多,思维方式逐渐成熟,很多事看透了却忽然想不开了。
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真正的勇士,应该是看透了世界,也依旧愿意热爱生活。
02
想起小的时候,虽然没有见过人间千万种,但却懂得最质朴的道理,做每一件事也都是认认真真。
不管是看书学习也好,篮球跑步也好,看电视下象棋也好,但凡是想做的事,一定会进入所谓“心流”状态。
每次做完一件事,都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甚至有很强大的动力去做事。
其实,这就是心流。
而成年以后,明知道一件事很重要,且一定要尽快做好,却总是无法进入状态,注意力经常不能集中。
这么一想,更羡慕小时候了。
到底怎么才能像小时候一样,开启心流模式呢?
有数据显示,当人们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感兴趣的事情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做事之前,先做好战略规划,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都考虑清楚。当目标明确时,再去做事就会更加专注。
其次,给自己一个仪式感。
比如高考倒计时是一种仪式感,比如在你的笔记本的扉页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话是一种仪式感,比如在朋友圈每天打卡也是一种仪式感。
当有仪式感的时候,你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并更能把它做好。
阶段性目标达成之后,要及时反馈,及时复盘。
你必须清楚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接下来要怎么做。
复盘之后,你会发现事情的难度明显变小很多。
03
其实上面提到的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小时候我们都用过。只不过老师和家长已经建立好了心流的环境,你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比如拿小时候学习这件事来说,老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获取知识,这就是兴趣的重要性。
战略规划方面,老师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周都有教学目标,你只需要跟着学就可以了。
仪式感问题,学校会有固定的期中、期末考试,甚至周考、月考,黑板上也会有倒计时。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准备错题本等,都属于仪式感。
复盘与反馈,每个学期最不想面对的家长会,不就是一种反馈和复盘吗?还有寒暑假之前,都会发一份成绩单,上面也有老师的评语,都是一种反馈。
只不过长大之后,这些事情需要我们自己来做,需要自己给自己营造进入心流状态的氛围感。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成年人需要应对的事情变得多了起来,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天真快乐再也找不到了。
正所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长大了,我们需要自己负重前行了,免不了被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扰乱思绪,经常心乱如麻,这也是成年人很难感受到心流状态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么办呢?
每次只做一件事!
千万别做渣男渣女——多线程操作。
看似在同一个时间里做了很多件事,但其实每件事都没有真正做到好,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所以,专注当下,只做好眼前的一件事,最重要。
END
希望每一位成年人,都能像小朋友那样,能经常感受到心流状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