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
大理州境内的南诏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宾川佛教圣地鸡足山,以及挺拔雄伟的苍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奇的画卷。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 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1999年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1]
理,治也,"大理"意思即是大治理。在从公元902年到公元937年南诏灭亡后的30多年间,洱海地区出现了三个短命王朝。大理国的开国国君段思平建立政权后,实行新政,改革旧治,推行礼治,便取国号为"大理",意思是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
秦、汉之际,大理是"蜀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理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个典故都有关,是滇地远古文明的中心,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大理既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又是云南设治最早的地区,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云南就设叶榆、云南、邪龙等县。叶榆就是今天的大理,当时的大理是个丰腴之地,土地肥美,宜五谷蚕桑。
8世纪30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南诏是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才得以统一六诏的,因此与中原交往比较密切,通过吸收和运用汉文化,因而建筑、雕刻、绘画相当出色,享誉海内外的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剑川木雕,以及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等,都是当时的产物。当时南诏王凤伽异到长安进贡时,带回了唐朝赠给的龟兹乐队。他们与南诏的专业乐队相结合,创编了《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代十四部音乐之一。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大理国建立后,与中原宋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贸易频繁。白族文化已经提高到汉族文化的水平,各领城通行汉文,官、商各界竟相买汉文书籍、读汉字、写汉字。雕刻、绘画等艺术也有了显著的成就,现存大理地区佛寺中优秀的壁画,大多是大理国时代的作品,公元1180年,描工张胜温画的《大理画卷》又称《张胜温画卷》,被誉为"南天瑰宝",大理也因此有"经藏之都"的美名。蜀汉诸葛亮南征大理时置云南郡,唐代南诏国、宋代大理国在此设都。这个城市,很早便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大理还被誉为"文献名邦"。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汉军白旗人偏图以督标别将身份随云南总督赵良栋征讨吴三桂。因屡建战功,偏图被提升为云南随军总兵。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云南平定,偏图又被提升为云南提督,提督衙门就设在大理古城,偏图在大理为官15年,深感大理的人文兴盛,所以向朝廷申请了"文献名邦"匾额。这一块匾,如今高悬在文献楼上,斗大的绿字,黑底,苍劲醒目,是提督偏图亲笔所写。有着这样丰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大理不愧为"文献名邦"。
从南诏国到大理国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又经过漫长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优秀、经济富足的一块宝地。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