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中总能遇到很多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并解决这些问题。
前几天,我走到宿舍楼下,就听见有孩子的哭声。但我没在意,但走到家门口才发现是我女儿的哭声。她婆婆正拉着她的衣服阻止她什么,后来一问才知道是不让她去楼下妹妹家玩。我当时很气,这楼上楼下的,就算有仇有怨,怎么能去限制小孩子的行为。小孩子之间难免有摩擦且属于正常现象,我们作为家长应该耐心引导,良好沟通,而不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平时双方带娃的都是老年人,思想比较固执,遇到问题比较偏激,所以爷爷婆婆奶奶们谁也不搭理谁。
楼下妹妹比我们大约小半岁,估摸算起来楼上楼下去的关系有两年多了,两人经常一起玩。虽然见面就会争东西,但这就是所谓小孩子之间的友谊。可我女儿却是一个爱哭鬼,动不动就哭,婆婆就觉得她受了委屈。
这天,我下班回家,婆婆又吐槽起来,说女儿在家不听话,一转眼人就不见了,害她楼上楼下找几遍。明明告诉不准下楼玩,却当耳旁风。我有点儿急了,为什么就不能下楼玩,难不成要把她关起来不成。对于女儿下楼的事情,我也跟婆婆交流了好几遍,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小世界,我们不能安排和干预,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她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情。想想在这不久之前,女儿还是个胆小鬼,走哪都需要大人陪着,一直希望她能独立的玩耍,自己去找小伙伴。可现在独立了,却发生这样的事情。
周末,我两天在家,心想能好好陪陪她。可吃完饭的她刚一撂下碗,又要找妹妹玩。还来不及我叫她擦嘴洗手,走廊上已经没有了人。等我收拾好,下楼看看情况的时候,两个人正在走廊上滑滑板,很开心。我心里不禁想到,她上学了,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时时粘着妈妈的宝宝了。
但等她玩完回家的时候,我还是严肃的批评了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门前应该给大人应该打招呼并征求意见。虽然楼上楼下只有几十步距离,但是这是一个习惯问题。
后来,我再几次下班回家,都发现门是关着的,我女儿正在玩具起看书,婆婆忙着其他的事情。但我也不想试着去说服谁什么,只是下班时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再陪她去她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