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琳琳向我诉苦一件事,她的儿子小迪今年5岁,有一天小迪在家里找到一盒巧克力,他想吃巧克力,但是盖子顽固的拒绝了他的努力,大约一分钟后,仍然没有效果,于是他放下巧克力盒子,走开了。
琳琳为此非常苦恼,儿子就这样被一盒巧克力打败了,她非常担心小迪以后可能做很多事情都会容易放弃。
(2)
我女儿的好朋友洋洋今年8岁,和她在同一个绘画班上课,洋洋的父母讲,他们已经换了4个兴趣班了。从围棋、跆拳道、钢琴、舞蹈到绘画,每个兴趣班都没有坚持超过3个月的。洋洋的父母非常苦恼,女儿也为此没有少挨训,但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啊,他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尝试,希望能找到让洋洋真正感兴趣并且能坚持下去的课外班。
(3)
另一个朋友阿丽,是个鸡汤文化爱好者,经常沉浸在各种“自我投资”“女人成功论”“做最好的自己”等等“鸡血网文”中努力向前冲。阿丽先后学了钢琴、吉他、游泳、舞蹈、中医、灵修.....大部分都在学习一个月之后,觉得太难或者不太适合自己继而转战新的“阵地”,现在阿丽在学习美容,并且终于坚持了将近一年。她现在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美容大师,将美容文化弘扬发展。
(4)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在遇到阻碍时能够用非常执着的方式去想办法并最终解决困难,而有的孩子面对问题很容易选择放弃?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到底?不停的尝试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把每个想法都执行到底,哪个更重要?
在我同大部分家长讨论为什么要送孩子去上课外班的时候,几乎得到了统一的答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至于不上课外班到底会输了什么?上了课外班又能得到什么?几乎没有家长能回答的上来。
想想我们小时候,那时我们并没有条件参加很多课外培训班,而对我们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并且几乎没有乐趣可言,但是每次进行体育、音乐和绘画活动的时候,或者为学校演出进行排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都特别兴奋而且感觉很有趣很有挑战性?
“有趣”和“挑战性”恰恰就是吸引我们去上课外班的初始动力,而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坚毅的品格和对成功的体验。
(5)
心理学家马古·加德纳曾经就长期参加课外活动的益处,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追踪,并得到了明确的结论:当孩子们参加某项课外活动的时间超过一年时,它将是特别有益的。
心理学家们得到的结论显示,更多参与课外活动的孩子,在任何可度量的方面,都获得了更好的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好、有更高的自尊,也较少惹麻烦等等。尤其是当孩子们在某项活动中,年复一年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时候,他们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
而我们更关心的是,课外活动是不是培养孩子们坚毅品质的一种方式呢?是不是能为孩子们实现长期目标培养激情和毅力?又或者是,只有具备了坚毅力量的人,才会在课外活动中坚持不懈?
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培养和选择都在发挥作用。
在孩子们得成长过程中,若要将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不仅需要坚毅的品质,它也能让我们更加坚毅。
课外活动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的学习,更深层次的是一种品格的养成,在课外活动中,孩子们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培养出坚毅的品格,同时通过练习,付出努力之后获得表演的机会和赞扬,会培养出“习得性勤奋”的品质。没有直接体验到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联系,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会懒惰,毕竟,我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省力则省力能躺着不站着能免则免的热量消耗方式,是积极进化的结果。
在这点上,我建议每个家长都学会做个“明智型”家长,在家里创造出一个公认的规则:如果你努力,就会得到回报;如果你不努力,你就得不到任何回报。同时,家长们对孩子的付出尽量做到不吝赞美,即使孩子们暂时还做不到做不好,也不要气馁或者出言训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然后帮助孩子们一起练习、鼓励他们。
当然这对家长是较高的要求,对课外活动班的老师们,则是更严格的高标准。课外班给孩子们提供了绝好的锻炼机会,老师的任务,则是帮助他们并培养他们本来并不具备的坚毅的品质。老师们对课外活动的激情,通常有很强的感染力,并将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怀有希望,不断尝试。
(6)
关于到底是按照父母的建议去选择课外班,还是遵从孩子们的选择?我的建议兴趣是第一位的。毕竟如果没有明显的天赋,也没有很强的兴趣,坚持将成为一件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情。而且在早期的时候,家长们也不必太担心孩子们总是找不到真正的兴趣所在,对于通过不停的尝试进行寻找,也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有时候毫无例外的坚持完成所有你将要开始做的事情,也会让我们错失寻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对于退出一项不再喜欢的课外活动,我有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