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按照惯例,见缝插针地瞄了一眼《简书》,准备去上班。但这一瞄,视线被胶住了,一位友友,给我发了一长串简信。
逐条读下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友友那种深入骨髓的生气。其实看第一条时,我就预感到,肯定又是我口无遮拦的嘴惹的事。
昨天大伯80岁生日,至亲的二三十人,从早到晚混人气,混了一天。全身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深深的疲倦。回来时已经晚上九点了,看了几篇文章,随心地点评了几句,就去和周公约会了。
顺着友友的足迹,回到昨天的点评。友友这篇文章,是昨天拜读的最后一篇,题目是《椿树年年绿》。文章开篇就是一张特别美的香椿树枝图。也许有人不喜欢香椿那个味,但我特别喜欢吃。每年香椿上市时,总会变换方式吃好几次,拌着吃,炒着鸡蛋吃……年年如此,百吃不厌。
友友这篇关于香椿的文,写的特别特别美。语言轻灵诗化,文风涓涓入心。拜读完,舒服通透全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按照自己一贯的不着调方式写了一句,来拉仇恨滴?
这句话我自认为是表示对文章,或者文章中所描述美食的极度喜爱。以前也在别的友友的文章中说过。是不是也给别人送去了闲气?我恐慌滴。
今天早上八点多,友友继续给我发了简信。其实早上一见就想交流的。可简信,点评都被做了设置,我是发不出只言片语的。赤裸裸表示着我这个评语对其造成的伤害。都是女人,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这位友友心中的火苗一定从昨天晚上燃烧到了今天。
上《简书》的初衷都是轻松心情的,谁也不是来找气的。事是我引起的,语言交流没有通道,贝贝交流总没有被堵死吧。发了三个赞赏表示对不起,附言我的抱歉和初衷。友友及时回复,话语里消了些气,还婉转提示我以后要注意说话的度。终于了了这件事。了了的同时,心里发誓以后说话要过脑子。
其实,这件小事是我在《简书》100多天里,遇到的第三件,因为我的表述不当引起的小波纹。
刚入《简书》没几天,遇到了一个友友的文章,感觉写的特别特别棒。就点评了一个,你牛。老师反馈回来的是,牛是什么意思?幸好下边有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网名叫小苹果,马上进行了补充,阿姨,牛就是说你写的好。
因为小苹果的及时解释,这件事算是波澜不惊的过去了。可惜没有引起大条的我重视,不久出现了第二例。
有一位友友的现代诗,写的特别特别有韵味。几行几十个字,就能写出震撼人心的那种力量感。其中的一篇,太对我的口味了,欣喜若狂之下,老毛病又犯了,评了一句,小文虽小,但道理不小。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表达的道理特别深刻。
友友回复的是,我可不认为这是小文。自己回过头来仔细想了一下,说法确实有些问题。你来我往交流了好几个回合,终于冰释前嫌。这是我的感觉,友友呢?我想心情肯定不会是百分之百晴朗。每一个字都是写字人的孩子,是有心血和感情投入的。
其实,关于我说话总是不太经过大脑,随心所欲,也让妈妈伤透了脑筋。
清清楚楚记得我六岁的一年,爸爸带回来几个生意伙伴吃饭,可是家里做饭的锅,恰好破了个洞。
着急之下,妈妈就清洗了给猪煮食的一口锅,做了饭。拿妈妈后来的话补充,她整整洗了一个多小时,还用锅热了几次水,用来消毒。
我的口无遮拦,在那个时候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叔叔们都上了炕,闲聊着等着开饭。我特别响亮地说了一句,猪食锅做的饭也能吃?
一句话就禁了音,那种尴尬,主要是妈妈爸爸的尴尬,现在都还能感觉到。
从此以后,妈妈常常刻意矫正我这个,不过大脑,嘴巴比思维快的毛病。可惜效果不太明显。
俗话说,骨头里的东西很难改变。我很相信。工作者20多年来,因为说话不把门,得罪过好多的人。昨天还说得是姐妹情深的同事,明天我跟人家打招呼,人家爱理不理。情况一出,自己就知道,肯定是昨天那句话说的不恰当。
好多少次在心里面发誓,要改改自己这个毛病,要成熟。算是常立志常无志。
今天早上《简书》上的这一幕,突然就特别刺激心灵。活了几十年了,连一张嘴都管不住,有点可悲。心中暗暗下决心,管住自己的嘴,从《简书》开始。
以后的《简书》行,这样做,多看好文,少说话,实在想说的话,要三思而说,不要总是败在嘴上。
非常相信,生活中几十年改不了的毛病,会被《简书》改好!这是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