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年,司马炎夺取曹家江山,建立西晋。155年后,曹操后裔陈留王曹虔嗣与百官逼迫司马德文退位,晋朝灭亡。但是,司马家的末代皇帝,没有曹魏幸运。
司马懿、曹操都是一代枭雄,为了建立江山,施展各种权谋。曹操为儿子曹丕打下基础,曹丕让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让曹奂“禅让”,夺取老东家江山。
曹家、司马家建立王朝,都是靠“禅让”,虽说手段不一样,但殊途同归。区别在于,曹魏、晋朝灭亡后,皇室的待遇差别太大。
249年,司马懿、司马师父子策划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夷灭三族,控制曹魏大权。
254年,司马师让曹芳退位,立曹髦为帝,大权独揽,并征讨淮南叛军,本人死于班师途中。
260年,曹髦先发制人,攻杀司马昭,却死于成济之手。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
265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接管权力,让曹奂退位,建立西晋。
曹芳、曹奂这两位“亡国之君”,司马炎都优待他们。蜀汉皇帝刘禅,吴国皇帝孙皓,也好吃好喝招待。
相对刘禅的安乐公,孙皓的归命侯而言,曹奂封号是“陈留王”,地位更高,国祚也更长久。
311年,匈奴攻克洛阳,酿成“永嘉之乱”,士族纷纷南迁。317年,司马睿在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继位,建立东晋,“陈留王”也继续保留。
落难之日,司马家还不忘记“陈留王”,自然是为了与北方争夺正统,为自己制造舆论。但是,曹家后人衣食无忧,在战乱中活下来,也是一种幸运。
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司马睿建立的东晋没能中兴王朝,连皇帝本人都被门阀士族控制,活得很憋屈。
420年,东晋到了历史的尽头。这一年,刘裕已经策划称帝,陈留王曹虔嗣与文武百官充当“逼宫团”,让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搬出皇宫。此时,距离曹魏灭亡155年,曹操后人算找回面子。
司马德文退位,刘裕可没有善待皇室,而是举起屠刀,将其处死,司马皇室也大多被诛杀。至此,“禅位”帝王很少得到善终,刘裕开了先例。
南朝宋建立,曹家继续得到优待,陈留王还是曹操家族的。479年,萧道成想取代南朝宋,陈留王曹粲又参与进来,他跟着百官入宫,让宋顺帝刘准退位,把江山交给萧道成。
刘准退位,结果跟司马德文一样,都被处死。刘宋皇室,萧道成也是屠戮,活下来的不多。至于陈留王曹粲,萧道成起初也优待,继续保留封号。
但是,陈留王毕竟缺乏影响力,且南北朝正统之争也不会因为“陈留王”的存在而改变。如此,萧道成继位半年,便废了“陈留国”,曹操的后裔沦为庶民。
曹操、司马懿奋斗一生,为子孙打下基础,但江山国祚并不长。曹魏、晋朝都被被他人“禅代”,帝王大业过眼云烟而已。不过,曹操的后人更幸运,即便没了“陈留国”,也能活下来,司马家就没这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