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不错,我看懂了

午间看剧,剧中某地产老总说了一句:“写得不错,我看懂了。”颇有感触,这看似是一句平凡普通的评价,但其实对于一个方案来讲,这个评价已经相当高了。

为什么有感触呢?上午我收到下属发来的方案,应该是她昨天噼噼啪啪算了一整天的成果,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看到的瞬间还是被打击了。

我内心的独白是这样的:“不气,不气,深呼吸;冷静,冷静,细看看。”看完之后的想法是:“之前沟通好的思路完全没有体现,用一种诡异的思路给出的结论,和一个多月前她给的初始方案完全相同,那这一个月帮她梳理的过程白费了?”

那种打击真的令人沮丧,我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确实无法承担一些工作,而只能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但凡需要逻辑思维的工作,都会变成噩梦。

原本我和她谈好了方案的思路,但在此之后,她听到了一个消息,我再三提醒她不要受外界干扰,但是没用,她完全改变了思路,并且把自己的初始方案“证明”成最佳方案了,表达的意思是:“看吧,我说我的方案就是最优的。”

一时之间,无语都无法形容我的心情,我给她发了明确的核算要求,并且问她是否能看懂,若不懂,来和我确认,若懂,尽快算。她说,懂。

其实她只是看懂了文字,并不懂背后的逻辑,她从未完整地考虑过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怎么独立完成一个任务,并给公司带来收益。她也从未想过,搞清楚自己的成本,组合方案才能看清哪个方案对公司最有利。而不是听到了什么消息,就慌不择路,完全掉入对方挖得坑里。

做方案,不是闭门造车,自己想象着来。而是要能理清成本,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后再和对方谈判,并且这个方案最好是基于一个让对方无法辩驳的出发点,这样去谈判,才能占据主动。

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让对方无话可说,更知道最终对方会主动求和,这样的谈判才能取得胜利,而之前所有的方案设计,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最好结果是什么?方案是为结果服务的。

而她的方案却不是为结果服务,是为了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而写的,还是走偏的任务;她的方案不是给自己寻找底气,而是给对方找漏洞与她博弈的。

我把她叫过来,当着她的面把思路又说了一遍,并且拿着计算器把成本简单核算了一下,就得出了到底哪个方案对我们最有利,只用了十分钟,她就清楚了,一副原来是这样的样子,我在心里默念:“但愿这一次你真的懂了。”

在做方案的过程中,用数据作依据是最直观的,但是谈判是和人打交道的,如何去谈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若是数算不清,谈判无策略,如何能完成任务呢?

若是从这个方面来看,她确实不胜任工作,而我选择留用她,这些过程是必须承受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