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大会,十五场演讲,归纳下来其实就分享了三个方面:需求探索,智能化设计,其他设计相关。上一篇笔记是关于需求的理解,而这一篇解析,应和了这次大会的主旨:为未来设计。
什么是为未来设计?
演讲主题:“增强智能时代的交互设计”
现在最热的 “人工智能(AI)” 这个词条,在维基百科里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推理和演绎等等,涉及到的学科也是多种多样,限定到UI/UX范畴,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机器设计得更加人性化,或者说,赋予机器以人性化。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我们UI/UX设计师,从最开始单纯的图形设计,包括美化网页,美化手机界面等,不都是一直在赋予机器人性化吗?所以,这个职业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是在通过设计赋予这些机器人性化,只不过,他们现在长大了,加上了一个定语:智能的(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
什么是为未来设计?我们一直都在为未来设计。以前这些机器傻傻的,我们只能将最最简单的人性化设计给他们,他们现在长大一点了,我们总算能教给他们更多一些人性化了。
如何跟上这个时代
演讲主题:“价值驱动产品创新”
我们一直在为未来设计,为赋予机器人性化在设计,但因为我们设计的东西(机器)在变化,在长大,所以我们的工作自然会产生变化,也需要变化。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赋予机器人性化的一面,以此来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也就是我们一直都在说的用户体验。
瞧,我们的设计目标一直没变过。
而且,设计也一直是在人,机器(技术)和商业中寻找最佳的方案。这点在上面提到的“增强智能时代的交互设计”的演讲中也有讲到,不过我认为这里加入了商业化的考量,会使用户体验的概念更加全面。
而关注用户体验这句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其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需要帮助用户改善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传统的用户体验设计过程是:我们知道(痛点/问题/弊端)——(这些痛点/问题/弊端)产生了要求(需求)——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做——让我们设计新的方案;但假设我们一开始知道的并不是真正的真相呢?如果把上述传统过程改变为:我们相信这是(痛点/问题/弊端)——假设这些痛点/问题/弊端)产生了要求(需求)——我们应该这样做吗?——让我们测试新的方案;这两种过程的区别在于,第一种过程的关注点在于项目,是否完成,是否成功。而第二个过程关注的并不是项目的完成或者成功,它是在真正关注用户。用这样的态度去设计,才更有可能产出跟上这个时代的设计。
真正的关注用户,才能做跟上这个时代(机器)的设计。
用未来设计未来
演讲主题:“增强智能时代的交互设计”,"设计的未来是开放的"
用未来设计未来,第二个未来是字面意思,第一个未来是指技术。技术的成长应该是普惠的,我们为技术的成长而设计,反过来,技术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我们设计。
技术的成长让我们可以与全世界所有设计师共同合作来进行设计。
通过网络,我们看到别人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作品,评价别人的作品,让别人评价我们的作品……测试,讨论,分享,你的任何一个项目,都可以变得群策群力。
技术的成长也让技术本身来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设计
技术的成长本身并不会替代我们的工作,相反,它让我们有了更多更新的方式来增强我们的设计能力,去更好,更多的人们的问题。比如说,配合数据采集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用户行为数据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或者明确不合适宜的行为。
具体的方法论
演讲主题:“用户智能VS界面设计”,“语音用户界面设计启示录”
结合行为作引导,在与用户的交流中掌握主动性
这一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在人工智能初级阶段做好设计,因为我们对于人工智能赋予了诸多想象力,但现阶段技术其实还无法完全支撑起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或想象。用一些方法来创造意识错觉,让还没有真正达到人工智能或者说人工智能初期的机器显得不那么傻。
多模态
多重感官来打造未来的产品,这在其他演讲里也有讲到。值得注意的是,当拥有了多重感官后,不同的感官模态会相互干扰,如何恰当的运用适合的模态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人格化
人格化的人工智能机器能和用户建立“人际”关系,消除用户面对人工智能的陌生和紧张感,同时,“人物模型的一致性使人们能够在与他们沟通时得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在人工智能不那么完美的初期也同样适用,建立关系后,人格化后的人工智能所产生的不完美能够得到同样不完美的人类的谅解。
这里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做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又叫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受习惯思维,定式思维和已有知识的局限。简单点说,就是指人们一种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认知。 心智模型是可以被强化的。
人工智能(新的技术)一直在挑战我们的心智模型,新的内容势必会带来新的心智负荷,如何尽可能的让用户更容易接受这些新的技术,是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
大会议程及演讲PDF下载:https://2018.uiuxconf.com/sche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