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间被手机偷走了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出了父母的无私付出,也唱得我们儿女心酸落泪。父母一生的时间不仅献给了柴米油盐,还献给了孩子的哭了笑了。忙忙碌碌一辈子,不知不觉间就迎来了满头白发。
我们现代人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觉得日常生活特别忙,感觉时间过得太匆匆。实际上,我们的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呢?我认为,我们很多人的时间是被手机偷走了。
有份调查,一个人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到底是几个小时,有的说是4小时,有的说是5小时,还有的说是6小时。大家想一想,除了吃饭睡觉这些“刚需”的时间,你还有多少自己支配的时间呢?所以说,难怪你忙,因为本来你所剩的时间就寥寥无几。
手机怎么不知不觉就把我们的时间偷走了呢?大家不妨回想生活中这样几个镜头。
见面团聚不交流只玩手机。朋友小聚本来是冲着交流感情去的。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大家见面按理说应该是热火朝天的场面,他说他的工作,你说你的感情,我说我的收获。结果,现在大家一见面,除了几个打牌的,大家就是在抱着手机自娱自乐。或游戏,或浏览新闻,或观看短视频,或在网上插科打诨,那个专心,那个愉悦,真的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
和父母聊天不说话只看手机。回家看望父母,礼品一放,三句话不说,手机就开始玩了起来。当然,和父母的对话没有手机里风趣,父母聊起的事情也没有网络段子引人。那么,我们回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给父母送点东西?不是,而是“妈妈已经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要跟妈妈说说“生活的烦恼”,同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就是这唠唠家常,说说里短,彰显出亲情的可贵,体现了家庭的温馨。
还有的人,会充分利用睡觉前这点时间看看手机,美其名曰“合理利用时间”:反正又睡不着觉。殊不知,手机越看越上瘾,游戏越玩越睡不着。等到真正困了,想睡觉了,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都说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的人还把熬夜归罪于工作负担重。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抱着手机熬夜不睡觉完完全全是个人行为,要是万一因熬夜导致身体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不是完全自找的吗?
见面团聚不交流只玩手机。朋友小聚本来是冲着交流感情去的。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大家见面按理说应该是热火朝天的场面,他说他的工作,你说你的感情,我说我的收获。结果,现在大家一见面,除了几个打牌的,大家就是在抱着手机自娱自乐。或游戏,或浏览新闻,或观看短视频,或在网上插科打诨,那个专心,那个愉悦,真的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
和父母聊天不说话只看手机。回家看望父母,礼品一放,三句话不说,手机就开始玩了起来。当然,和父母的对话没有手机里风趣,父母聊起的事情也没有网络段子引人。那么,我们回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给父母送点东西?不是,而是“妈妈已经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要跟妈妈说说“生活的烦恼”,同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就是这唠唠家常,说说里短,彰显出亲情的可贵,体现了家庭的温馨。
还有的人,会充分利用睡觉前这点时间看看手机,美其名曰“合理利用时间”:反正又睡不着觉。殊不知,手机越看越上瘾,游戏越玩越睡不着。等到真正困了,想睡觉了,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都说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的人还把熬夜归罪于工作负担重。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抱着手机熬夜不睡觉完完全全是个人行为,要是万一因熬夜导致身体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不是完全自找的吗?
也有的人,形成了手机依赖症,白天要是不把手机带在身上,心里就非常不踏实;工作时要是不偶尔扫上两眼,内心就很不安,这些都是手机给人带来的“次生灾害”。手机,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移动电话,和人联络用的。后来,手机的作用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通话,能支付,能交友,能娱乐。这也是好事,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到了今天,手机发展到了人离不开它的程度,就走向了它的反面了。我们也该清醒清醒了。
与其说是手机偷走了我们的时间,不如说是现在的游戏、短视频和垃圾新闻把我们时间给霸占了。
2022/12/1
@如果您竟然看到了这里,欢迎您加个“关注”,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