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胡雪岩》,我被胡雪岩的“诚”而折服。
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了胡庆余堂,由于他的乐善好施,因此胡庆余堂名噪一时,生意蒸蒸日上。一次,胡庆余堂因为名贵药材虎骨缺货,采办主管以豹骨代替虎骨出售,药效固然大打折扣。最终还是被胡雪岩发现了,他将采办主管逐出门外。不仅如此,胡雪岩还亲自写下“戒欺”的横匾,悬挂于堂中,予以警示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讲诚信,不为私利而掺假的经营理念,并对所有店员说了四个字:真不二价。
其实,这四个字还可以倒过来念——价二不真!不管是顺着念还是反着念,都体现了胡庆余堂“诚信经营”的创办宗旨。也正是胡庆余堂使始终秉持“戒欺”和“真不二价”的理念,使得胡庆余堂能称雄于医药界。
由此联想到了几天前父亲的遭遇。那天,我去医院探望父亲,走进病房,发现父亲闷闷不乐地坐在病床上,令我疑惑,连忙询问母亲是怎么回事。听完母亲的讲述,这才知道,原来是父亲遇上医托了,向父亲刻意推销某种高价药品。如果不是母亲反应及时,拒绝医托,估计钱早就入医托口袋了。
无论是胡雪岩的“戒欺”和“真不二价”,还是医托的坑蒙拐骗,这与诚信和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诚信乃当下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一个道德范畴,乃人们的立身之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和欺诈。“诚”,为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在传承其精髓的同时,更需要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各行各业来说,诚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进步,体现文明程度的全方位提升。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试想,我们走进菜市场,都是缺斤短两;走进药店,买的都是假药;坐公交投的都是假币……那是什么样的景象。
从胡雪岩“戒欺”和医托事件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诚信的如此珍贵。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唯有将“诚”字装进我们的心中,予以践行,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吴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