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天赋和素质
“生存时间”最重要的动作是“逾越”,但“被动生存”是谈不上逾越的,因为“被动生存”本质上是在虚度和消耗,“逾越”只发生在“主动生存”当中。因此,想要“逾越”生存时间,脱困境,你至少得先做出一次选择,就是自己选择从“被动生存”到“主动生存”。
我们经常听到有关于“逃离舒适区”的讨论,其实讨论的就是这事儿。当你开始向自己发问“到底要不要逃离”的时候,就说明那个区域就已经让你感到不舒适了。
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那么,选择“主动生存时间”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方面,明确一个认知“觉知和抚平情绪”。
在“生存时间”之中,当你又终于熬过了大量时间,熬过了被别人占据或者没有进展无可奈何的一天,终于获得了睡前几小时的自由,一定不可以做的是:报复性地躺着、不作为、吃东西、刷手机、看剧,任由时间流逝,以为这就是自己一天中重获的所谓“自由”。你拥有的其实不是自由,而是时间被捆绑后情绪的反弹,是报复性的挥霍时间。
另一方面,掌握方法论“运动员密码”,即向运动员学习生存时间。
运动员,他们从选择了这项运动开始,几乎就是选择了每一天都生活在艰苦残酷的“生存时间”之中,因为他们无论是不是身在竞技场当中,每天醒来睡下都是为了逾越现在的状态,追求永恒的晋级。他们日常的每一次睡眠,每一餐饭,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所有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一次又一次的逾越“生存时间”的赛点,进入到更高的领域去角逐输赢与排名,一切都只为更高、更快、更强。他们是生活在最极致的“主动生存时间“当中的。
如果想参考谁去逾越“生存时间”,那最应该学习的群体就是运动员。而运动员只做5件事,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一件,也是所有一切的基础一了解自己。
每一位运动员在每天早晨醒来,都会清楚地了解今天的自身状况。他还要知道在整个运动生涯项目领域中,自己的今天的排名。一定要非常清楚,因为他需要客观地锚定自己,我到底哪里好,哪里差,哪里要增强。
在每一个阶段,还要再明确一次在整个运动生涯项目领域中自己今天的排名,我需要知道地球上这个项目最快的人有多快,在亚洲最快的有多快,在中国有多快,而最重要的是,我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有多快。
了解自己的主要内容,是需要了解自己的天赋、爱好,适合到哪一个项目中去比赛。喜欢创造的人就不该参加单调的项目,喜欢团体的人就不应该参加孤独的项目。因为每一个行业和运动项目一样,想要向上晋级,享受到高手的快乐,都是漫漫长路,而你最终发现,都是那些又有天赋又努力的人才能胜出。
所以,当你要向运动员学习应对和逾越生存时间,你要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
当你感觉自己被困住,毫无头绪,你应该做什么呢?你至少应该先做一下自己的优劣势分析:
我目前感觉被卡住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行业/领域的什么位置上?
我的天赋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发挥?
我与相同领域顶尖选手相比,短板和劣势
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弥补?
我的能力和热爱是否与行业匹配?
我是否已经获得了这个阶段的正面评价?
当你把自己比喻成这个行业,这个赛道的运动员,向自己发问,你所提的问题就最精准,你所得到的答案也就更全面和准确。在提问和回答之后,你对自身水准掌握得越透彻,你对自己的标准才会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