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生活?消费的阴谋!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某社交平台上和种种睿智言论“友好交流”。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女性自己物化自己的言论,挑起性别对立,极端厌男厌女言论,物化感情言论。
但我后来发现,尽管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心里憔悴,这些睿智想法还是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口号总是具有煽动力,独立思考却需要消耗卡路里。
但果真如此简单吗?
我今天猛然想到,从网上的毒鸡汤开始,再到各种不花钱就不是爱你的鸡汤语录,也许看似偶然的背后也许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通过将人和人的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从而达到自己挣钱的目的!
大家好,这里是下辈子想变成女生,每天都想和女孩子贴贴的小闫。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分析世界的基础方法
那我觉得一定是阶级
从阶级的眼光出发,人和人之间复杂的斗争就以简明的立场显现出来。
所以我热爱农民和工人,如果你和他们多多相处,就会发现他们其实真的是世上最勤劳,最坚强,最有力量的一群人。
可能他们衣服破旧,蓬头垢面的。却还是拥有最亲切火热的心肠和最坚强的意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家,他们光鲜亮丽衣冠楚楚,可心里其实空洞而无聊。
世上全部的狗血剧本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验证。
长期的不劳动使他们失去坚强的意志和身体,软弱的思想和自身立场,又决定了他们要把人和人的感情以金钱绑定,通过散布不花钱就不算爱的想法,来想方设法的把别人的辛苦钱骗进钱包。
半泽直树里说【要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教员也说,工人和农民永远是可靠的伙伴。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是大城市很多独居者都养了宠物,并且给宠物身上花很多钱。
什么时候畜生比人还要重要了?
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止步不前,通过消费来满足薄弱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世界。
除了重视人以外,第二点我觉着是看清自己的位置。
我是什么时候认识到自己是底层的呢。大概是在广东的一天晚上,我逛遍酒店周围的餐厅,发现没有一家自己能吃的起的,最后买瓶水凑合一晚上。
大概是上家公司每天出差补助只100元,酒店花费80,只剩20吃不饱的时候。
得益于上家公司优厚的福利机制,我一毕业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学生时代的零星优势荡然无存,开启社会副本后,没有人脉,没有背景,只靠年轻人的血性获得弟中弟的位置,所以住最便宜酒店,吃10元以下的饭也就说的过去了。
你看,用阶层来分析世界真的很简单吧?
再就是攒钱的感觉真的好爽啊,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着每天增加的余额有非常充足的安全感。消费有啥值得骄傲的?给个狗买个手机,狗也会买东西,消费的门槛真的太低。
反而攒钱比较高级,攒钱需要看清消费主义的陷阱,忍住诱惑看清自己,最后每天坚持独立思考,谨慎的决定每一笔支出。
再拿动物举例吧,懂得积攒的生物都能熬过冬天,懂得克制的动物活的更久,不是吗?
明确攒钱的重要性以后,就来到了第三步,资产固化,也就是如何把钱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幸福感。
同事里有个前辈,活的非常潇洒,每天准时掐点上下班,让我们这些加班狗十分羡慕。
某天我问他原因,他说活的开心就好啊。
我又问他不考虑买房结婚吗,他说不结婚。
原来小丑只是我自己,老哥已经看清了世界的本质准备尽情享受。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种短暂的幸福是虚假的。
身为坚强的男生拿着女生剧本,注定得不到幸福。再说了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没有积蓄就没有底气,就没有在公司压榨时拒绝和重新选择的权利。
资产固化的核心思路是把不断贬值的金钱转化为可保值的实物,转化为生产资料或者生存条件。
体现在买金条,买设备,买房等等。
鉴于创业的房租装修金额过高,所以只剩下买房和金条,又鉴于金条没有实用性,所以只剩下买房。
当然如果有了房和车,买点金条屯着,每天过得开心就挺好。
虽然最近房地产动荡,被国家大砍一刀,但我认为房价还是不会下降,起码大幅降价绝不可能。以上。
<END>
文案 闫总
排版 何尚且
白茶清欢无别时,我在等风也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