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女儿BB三岁的时候。
很多回我看着她调皮的样子总是在心里默默的笑。
每回上楼梯,BB 总是站在楼梯口伸长着手,娇憨的举着说:“妈妈,抱抱。”我总是高高兴兴的抱起。
很多时候BB的奶奶和爷爷总是说:“这么大了,还抱什么抱,自己走吧。”
有时候BB爸爸也会说:“你大了,自己走哦。”我有次听见,便对BB 爸爸说:“再不抱抱,以后都没有得抱了。”老公应该是觉得我所言极是,所以基本上现在只要上楼就是抱着女儿上去。有时候6岁的大女儿看见也赖着要抱,老公将两孩子就像猴子上树那般一并扛着上到三楼。孩子们的笑声和爸爸夸张的喊声充满了楼道。
每次抱着BB上楼,我总是在她脸上一阵狂啃,两人笑作一团。因为我知道这样肌肤相亲的日子会越来越少了。看大女儿慢慢大了,我们只是手牵手的走着,有时看见我跟妹妹狂亲,也会说:“妈妈我也亲一个。”凑过来时却是有些害羞和距离了,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无间的亲昵过啊。
多数中国人很少对亲人和爱人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意,能够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只有年幼的孩子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掩饰爱意的人儿,可以亲亲搂搂,打打闹闹。我有时候躺在床上,BB 就像小动物般的在身上爬上爬下,有时就仰躺在我肚皮上兀自笑个不停,有时候就这样凑到跟前在我脖子下面一通猛亲,有时候头躺在我胯间脚却在我身上蹭来蹭去。这样的时光里我总是想起《动物世界》里拍的那些小熊跟妈妈嘻戏的情形。而我只要有时间也就由着她高兴。
是的,孩子慢慢大了,便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父母了,多少让我们做父母的有些失落。六岁的大女儿就不像以前那样跟脚跟我们一道出去了,有时候会选择留在院子里跟自己的小朋友玩。
二
在我的微信上有个读书系列命名为:马桶上的书单。就是字面意思,每次坐马桶时我一定要带本书去读,而这些书是我书架上随手可得的,读了非常多次的书,其中有本是《斯宾塞快乐教育书》(英 赫伯特.斯宾塞/著)。
读这本书始于大女儿两岁,到目前也一直断断续续的读,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育儿书籍中最为全面而权威的一本书籍,其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在书中的第一章就有一节:爱抚和拥抱的奇迹。斯宾塞举了一个案例,在一家孤儿院里的孩子们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孩子们目光呆滞,食欲不佳,对游戏缺乏兴趣。斯宾塞通过从镇上找了一些十多岁的女孩每天陪着这些孤儿院的孩子玩上半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们变得双眸明亮,胃口大增,身体明显好转。斯宾塞诊断这些孩子是得了皮肤饥饿症,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亲吻爱抚拥抱,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渐渐显得呆板。
我大女儿幼时也如妹妹那般亲密过,只是我那时有些不耐烦,总是说自己做自己走。一眨眼已经长大了,想要抱却还真的抱不动了。
去年刚过7岁生日的姐姐主动提出要单独自己睡。每晚临睡前,我都会去跟她道晚安,大女儿总会从床上爬起来,将脸凑向我索吻。初时,我有些不习惯,在我们跟父母相处的时候没有这样的举动,我有些僵硬的将脸凑过去,蜻蜓点水的在她额头上一吻,然后匆匆走开。后来次数多了,我开始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晚间了,与大女儿相拥,然后在脸颊上亲亲,觉得爱意满满。女儿也安然入睡。
今年大女儿8岁了,读三年级,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那种用力过猛的妈妈,孩子的功课我一直抓得非常紧,每天高效的在10分钟内完成100个口算题,每天20分钟的剑桥英语背诵。口算的时候,通常姐姐都是站在我旁边边看题目边报出答案,有时候有些累了或者就是要撒娇了,就跟我挤到一张凳子里,好多回,我在心里想让她站起来好好算,就是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要求的站要有站相,可是我转念一想孩子就是想跟妈妈挨着亲热亲热,只要不影响效率,为何要拒绝呢。很多孩子现在上学了,其实跟父母有效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在吃饭的时候见面,互相说几句,要不就是父母追着孩子的功课,而追孩子功课的父母通常还是严肃的和给孩子压力的,毕竟功课多少有些难度。如果我们这些亲密的肢体语言让孩子觉得即便是有难度的功课但是因为有父母亲密的陪伴,也会轻松和向往这样的学习时间吧。
斯宾塞说:“我以为:亲吻、爱抚、拥抱、牵手都是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