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匆忙而过的时间总是让人惋惜,有可能已经在努力的充实自己了,但是回顾往昔,依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努力。
甘于平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突破改变也是一件煎熬的事,你的前行充满未知也充满他人的不解。我相信自己是孤独而坚定的。
我的2017就四个词:换职、考证、读书、旅行。
一、换职
2015年7月1日,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我拿到为之奋斗多年的毕业证,进入社会了,从此变得不再有学生气,开始明确了身上的社会属性,我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但是我在里面呆了2年零一个月,2017年8月15日,我换职到了现在的单位。
大家肯定很好奇,一个体制内的工作,一个女同志,为什么要折腾自己,去新的地方磨砺自己,我的领导和同事不解,其实我也很不甘心,可是你想要的生活是现在的工作无法给予的,甚至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我的生活了,于是我就想改变自己,让自己突破现状。走那天,我给自己贴了张图片,共勉。
也许是我上班的经历太少了,因此遇到了很多难以熬过去的坎:工作分配的不公,年终分配的不公,报告的署名问题等等,很多人说无所谓,年轻人嘛,都要经历的,都要去奉献,可是,在那一段时间,我是难以忍受,于是我3~5月份在跟单位反映无果的状态下,找了下一家单位。
我的离去对单位或许损失不大,但是,对我而言,确实损失很多。第一,今年正好是我评职称的年份,所以走了以后,新的单位不接受我第一份工作的工龄,我不得不把评职称工作延期,直到新的单位可以为我评定。第二,因为找的第二家单位是国企,他们也有规范,我当时一无所有的来到新单位,又是通过校招平台进的,因此,我又得再经历一次半年实习期,我的五险一金得全面停止半年,一切对我而言都很丧,除了能离开老单位,离开那些我不想再提及的事情。希望在新的单位里,一切不那么公平,但也别那么的不公平,就让我好好上班,不受工作的情绪影响,我足矣。
二、考证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上班以后的任何事情都跟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想的不一样,于是,我们就会开始惶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甚至你的工作,即使一个很体面的单位,他也不代表你的工作是高精尖的,也不代表你的工作是无人可替代,唯一不可替代的是,你能进入这个单位得到这个岗位,需要较高的条件,读书多年,就一个门槛证明了我们的价值,其他什么都不是。
于是,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途径证明自己,不是证明给别人看,而是证明给自己看,于是考证的想法就让我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也许考证可以证明我的价值,我们能从证书那里得到安全感。
是的,证书给我们的安全感比他自己想的大多了,这就类似于高考,只有高考的好成绩,才能证明我们自己三年的努力有用,也证明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地方,它公平而又实在。
于是我报了一建,说是挺难通过,所以复习很认真,当时住在单位,每天晚上和备考的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里上自习,周末回家就去市图书馆上自习,那一段时间,还蛮充实的,除了工作以外,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因为建造师考试跟我的所学的专业不一样,所以全部都要重新学,即使过程很艰难,但是却让我有幸福感,今天出结果,我很重视,我很害怕,但是都没有关系,我找到了一种途径,让我自己变得鲜明起来。过了,皆大欢喜,不过,明年继续。
9月16-17日是一建考试的时间,当时考完了,剩下的时间突然又变得不知道要干什么,正好看到教师资格证在报名,想着没事干,愿自己一个教师梦吧。
于是我报了教师资格证,我的专业是地质学,所以报了有点相关的高中地理。所以一建考完后的时间,我又有事可以做了,觉得自己忙忙的,那种忙不是瞎忙,是自己有明确目标的忙,挺好的,于是我在11月4号从西安回去,又考了试,考完还是挺感慨,我一工程师,没事去考考这些,觉得各个专业也都了解一下,也是有意思。
因为之前离职,以为没有机会评职称了,谁知道居然还有个“以考代评”,于是,10月23号报了个名,11月11号又回去考试去了,别人都在双十一剁手,我也在剁手,在考场剁手。
我这人生挺神奇的,上班了考试也挺多,之前上半年换工作,也差不多隔几周考个试,下半年考证,也是差不多一个月有一个试,挺有意思。
也不管什么,现在还有一建和中级的结果没出来,应该也就这几天,内心极其煎熬,搞得我寝食难安,等待总是让人心烦。但是12月12号的时候。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出了,也算是给我12月份的一个安慰吧。下一步就准备着1月6号的面试了,给自己一个笑脸,加油吧。2018继续努力。
三、读书
开年我列了一张书单,里面有百来本书,想着要读完所有,但是后来的情况是,除去专业书籍,我仅完成60%,且大多书籍并不是清单里的,而是由于书籍之间的相互牵引而源源不断涌现的书目。
我每看完一本书,总会记下一些读后感,或者乍现的灵感,我会给大家推荐书目,希望大家一起擦出思维火花,我也会让自己记住那些感动我触动我的书籍,让我在闲暇之时在评阅一番。《明朝那些事儿》我了解了一个朝代,迷恋上了一群知识分子;《降临》《大设计》让我耳目一新,让我多年的物理之魂熊熊燃烧;东野的《新参者》《解忧杂货铺》《时生》等等,让我看到了别具一格的人世温情;《人间失格》也让我剖析了自己低迷无助的灵魂,太多太多的好书,难以细叙。
体悟作者的思维火花,与不同时空的读者感受同样的震动,这便是读书的魅力。读书这事,让我变得宁静,它充填我的生活,让我无暇它顾,给了我广阔的思维空间,甚至,它逐渐影响了我的思想。
我们的人生经历毕竟是少的,能理解的情感很多也是流于表面的,但是,通过读书,我们窥见别人内心的隐秘,好像我们在与他们相识,一同体验他们的生活,于是我们在那个虚幻世界里,感受到了我们从未有过的悲欢离合,甚至那些我们还来不急品味的人事沧桑。于是对于现实,我们有了更大的包容和感恩。
文思远,希望来年,通过读书,能够去感受更多的传奇。
四、旅行
旅行是为了什么。旅行是为了路过。
今年我去了三个地方,真正意义上旅行,五月份,去了趟桂林,虽然不再见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当时看到清澈的漓江水,我感受到了悠扬畅快的心境,驱除了工作中的烦心事,一时安宁足以。
十月,我去北京待了一周,哪也没去,一个我待了7年的城市,吸引我的不再是它的风景了,我去了学校,去了天津,去了我们常去的每一条路,去见见还在上学的同学,去见见跟我一样在社会中拼搏的同学,我们畅聊,我们大笑,我们为难得的相聚贡献了按捺已久的激情。我很愉快,我回来就是看看大家,聊聊天,就够了。也体会到了那句话,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一旦相见,那些分离的时间就从不曾存在,因为我们了解彼此。
换了工作,我10月份起,就待在了西安。西安是个美好的地方,我没有细细的去驻足观赏它的每一处景点。但是这个地方,是一座心灵旅行的孤岛,让我休憩,这是一种放空,也是一种沉淀。
有个小结给自己:
我的2017,是好还是坏,我自己也没法说,离职穷半年,我经历了,考证熬白头,我也经历了,读书沁心脾,我也感受到了,走一走,想一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应该更加努力吧,虽然不知道前面的大坑有多少,但是一直往前走,一步一步,就算摔倒,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是前行了一个人的距离,没什么可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