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对全年重点工作作出动员部署,这是广东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更好地服务全国大局、在高质量发展上提供更有力支撑的冲锋号角。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历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完成了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省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惊人飞跃。这背后,彰显的是广东人民作为“实干家”的不屈斗志,无数先贤先辈的苦干实干,造就了一个坚韧不拔、生机勃勃的广东。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奋斗拼搏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该有的样子。春节已过,广大党员干部当快速收心归位,鼓足干事劲头,夯实干事底气,掌握干事方法,以实干合力开好高质量发展的“顶风船”。
把稳理想信念之“舵”,鼓足干事劲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更是干事之源、成事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领广东一切工作,结合广东实际形成并不断完善“1+1+9”工作部署,经济实力实现连年跃升,全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接过时代的接力棒,面对层次更高、质量更优、标准更严的发展规划,党员干部要从勤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开始,坚持逐字逐句学、反反复复学,在系统全面、联系实际、融合实践中增强理解领悟,深入掌握领会其中的实质要义,在思想上燃起信念之“火”,永葆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切实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立起以民为本之“桅”,夯实干事底气。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践行到底,就是完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愿,更是广大党员干部不懈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回首广东十年,从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到2.5以下,到如今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五大发展主题,回应的始终都是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迈向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想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就必须要守好“人民”这一“基本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认真倾听企业、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善于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找准着力点,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措施,用心用情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而不断拉近干群距离,充分把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引导每个人、每个企业都积极投身进来,有动力去想去试、有信心去闯去干,为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切实凝聚全省上下共同支持参与的强大力量,携手共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扬起实践创新之“帆”,掌握干事方法。好的思路办法不是无中生有的,它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优化于一次次的尝试和创新。放眼广东,围绕高质量发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在全省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各地都在咬紧牙关、鼓足干劲往前冲,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高质量发展活力不断激涌。作为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扎实抓好“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五外联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海洋强省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民生十大工程”等重大部署,把握好高质量发展方向,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清醒观察和发现影响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问题,勤思考、常琢磨、善实践,结合实际与时俱进研究拿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形成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工作抓手、行动方案,让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奋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勇闯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