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习惯性地来到了成都最时尚的太古里大街,街道里依然人潮涌动,这里从来不缺时尚达人。倚栏眺望,音乐喷泉的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随着水花的起伏人群里发出阵阵惊呼声和欢笑声。我屡见不鲜地静静地看着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只是借着这样的阳光发个呆而已。
一杯可口的柚子茶开启了我和她的下午茶聊天时光,从孩子的教育谈到成人的自我成长;从一些生活琐事谈到人生价值……生命教育这个话题在不断地言语碰撞之间产生了。同学略显疲惫和焦虑的神情里隐隐透露着难言之隐,几番交谈后方明言,前不久她母亲突然检查出了癌症晚期。晴天霹雳顿时让她似乎失去了整个世界,无助、自责、恐慌几乎让她崩溃。她轻轻摇着头,感叹着:“如果我们早有接触到生命教育,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如此惊慌失措了!”看着眼前的她,我深吸一口气,脑海里回忆的是我那个十九岁就选择早早结束生命的大学同学,还有那一个个豆蔻年华却因为生活、学业、情感里一些问题而无情、自私地放弃生命的“愚蠢”的年轻人们。可是做着教育的自己不禁惊得一身冷汗,看来中国教育缺失的太多,从最早父爱的缺失慢慢觉醒到注重家庭教育,现在创新教育被提上日程,可是生命教育似乎更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
无独有偶,晚上我的读书时间里白天这个话题依然萦绕于耳,沉思之时,“铃铃铃”另一个朋友推荐了《和猪猪一起上课的日子》的故事。这是一个日本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围绕“养大一头猪但是要杀掉它来吃!”这么一个承诺而开始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说特别感人,特别有意思。怀着一份好奇,我开始观看这个故事。故事里那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摇摆着肥肥的屁股,溜达到同学们的课堂上,“哼哼”几声打断了精彩的音乐课堂,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招来老师的训斥,反而引来了老师和孩子们一阵阵发自内心的银铃般的笑声;因为小猪的到来,孩子们主动给它喂食、洗澡和打扫粪便。尽管繁琐和肮脏,但是大家付出着就快乐着……
几个月的朝夕相处让小猪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友谊。可是现实毕竟就是残酷的,毕业前夕,老师让孩子们履行承诺,杀掉小猪小P,于是孩子们哭了,愤怒了,开始指责老师和要求杀掉小猪的孩子,说他们没有感情,没有怜悯心,不应该这样对待它,因为它是大家的朋友。另一部分孩子提出交给低年级孩子继续看护它。
可是小P终将长大,变老,死去,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和其他同类有什么区别么?仅仅因为是自己养大的便不能被吃掉么?交给低年级的同学会怎样?小P已经是大块头,对低年级的同学会不会有危险?他们能像自己一样照顾好小P么?因为自己要毕业而把小P甩给别人这样对么?那么选择吃掉即便残忍会不会才是负责到底的做法?一连串疑虑接踵而至,但真正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任何一种选择都在对“私有”和“承诺”进行破坏。
在向校长申请将小猪带入课堂时,老师曾提到“生命教育”,这并非故弄玄虚,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三生教育的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三生教育的不同方面,是使个体乃至群体完成认知进阶和行为养成的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中,生命教育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前提与根本,理解并思考生命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生存,是个体融入社会,体味生活的真谛。
蕾蕾老师通过让孩子们观看视频,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教育的真谛在于认识生命的可贵性,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自己、他人)。
蕾蕾老师还谈到:对于学生来说,午餐对食物的珍惜,不出现剩饭菜现象是生命教育;对饭菜挑三拣四,幼稚模仿一些大人减肥,影响身体发育现象是生命教育;在体育锻炼中不主动、不认真练习,认为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的现象是生命教育……
对于家长而言,溺爱孩子,准备各种零食,美其名曰增加营养。剥夺孩子体验生活艰难的权利:不让背书包、不让入厨房、不让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剥夺从小承受挫折的机会,一般以“你最乖”“你最聪明”“都是他们不好”……来安慰孩子“弱小”的心灵。殊不知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将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