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述】
成功:创造成功,而非复制成功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标准教育的风险:服从 ,逃避
反馈分析法
知识资产游乐场→荒野求生: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理论输入–现实输出 代表:
1.查理·芒格: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
2.张五常: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
3.纳西姆·塔勒布:理论现实交替学习
4.查理得·费曼:把抽象概念,用生动语言或实验展现
5.侯孝贤:读人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
尽量去做酷的事
【读书感悟】
一直不太喜欢成功这个词,被说透了,而且也被渲染得变了样。
什么才是成功?
采铜没有给出答案。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给出的见解:所谓成功,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成功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中解释为:1.成就功业或事业;2.成就的功业,既成之功;3.事情获得预期的结果;4.成效;5.收获。
(老久没有查词典,一个汉字也有这么多的意思,也是够够的啦。汉语词典,哪一个比较权威呢?新华词典用的最多,辞海最全面,其他的就不晓得了。)
事情获得预期的结果更符合本人对于成功的认知。所以呢,即便是再小的事情,完成了,达到预期的结果了,就已然成功了,就可以大声的笑,谁说小小的胜利不值得大笑;失败就哭,为何男儿有泪不轻弹,悲伤就大哭,排泄毒素,更有利于健康嘛。
只是说的好听,耍耍嘴皮子功夫,从来没有“真性情”般地大笑、大哭过,中了中国人含蓄、不轻易表露情感的毒咯。
然而,什么是成功依然困惑着我。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困惑,质疑正在做的事情,焦虑着看不到的未来。这应该也是一种成长,一种缺乏定见的、逐渐修正的人生意义和目标感吧。
更认同当年明月的说法,世界上只存在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什么是喜欢的方式?你以为你喜欢的方式就真的是吗?
《爆裂鼓手》男主角拼了命地坚持打鼓,为此与喜欢的女朋友分手,因为不想分心;出了车祸,即使满身鲜血,也要挣扎着跑去打鼓演出。他绝对是幸福的,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喜爱的事物当中。
你有没有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狂热喜好?
金钱、地位当然重要,但它们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奥义不应该是追求持续的幸福吗?
最幸福的莫过于追求目标的过程,如同男主角拼了命地训练,可能训练过程带来的兴奋远超最后表演的“成功时刻”吧。
所以,重中之重是找到愿意为之竭尽全力的目标。而目标不会灵光闪现般出现,需要你尝试、修正。
乔大帮主也说,生命只有一次,找到你的激情所在,为之竭尽全力,如果没找到,就持续找下去。
弄清楚目标所在,需要充分了解自我。古典大大对如何了解自我做了如下的总结:
1.归纳:从做过的事情中寻找,自我书写,成就事件
2.试错:不断尝试,适合内心强大和执行力强的人
3.梦想:如同《白日梦想家》男主般,如果善于幻想,那就从梦想中找寻
4.比较:自我的对比,与他人的对比,可以询问他人对于自我的见解
5.顿悟:内观,多冥想,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任释迦牟尼咧
找准自我,弄清楚喜欢的生活方式后,强大的内驱动力会鼓励你不断努力。
到时候,如何努力,如何刻意练习才更加适用吧!
然而,一直等待着确切目标的出现,一路的风景将会错过。
最好的策略,认真做好当下的事情。此外,多折腾,多尝试,为之付出努力而非浅尝辄止,目标会在实践中慢慢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