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蓬莱很快雨停了,我说走着去蓬莱阁吧,沿路看看街景。出酒店往北走到海边,沿海迤逦了去。路过三仙山和八仙过海景区,远远望见了蓬莱阁,妻不想走了。
打车到振扬门,一座古式的城门楼,进去是备倭都司府旧址和戚继光纪念馆。这里是明代的一级军事管理机构兼兵营,内有校武场和通海水池,可操演、训练舟师和停泊战船。跨过一道横跨水池的桥,就走上丹崖山。
山不高,却簇拥着弥陀寺、龙王庙、吕祖殿、苏公祠等一众古建筑,举凡儒、释、道和民间信仰都来这巴掌大小的地方求共存,可见这里真是造化所钟之地。转出天后宫之后,豁然轩敞,半面山、一面海从眼前延宕开去。我爱它丹檐古建,矮磴石墙,临着高崖,面着汪洋,若非朝晖夕阴,就是天光海景,更不用说还有海市蜃楼的美丽想象和抚古追昔的无限感慨。
转过拐角,又变换一幅场景,这里可俯瞰整个蓬莱水城的全貌。有一两处屋宇临着断崖,高敞轩豁,让你想象着坐在屋内或者卧在塌上,远可瞩目,近可遍览,城中烟火天上云霞,都来眼中,不由人不想起曾公亮的“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意境。总之蓬莱阁的好,一在古迹,一在地势,总在山顶的 百十步间。可惜地方狭促,走走就穷其所有了。
蓬莱阁后,有一条索道直通老北山。我领着孩子坐缆车,妻惧其高殆,执意步行上山。缆车凌空跨过海滩和半截浅海,直奔对面山崖而去。看着脚下悬空数十米、波翻浪涌,虽不是第一次坐这东西,也颇有心跳的感觉。这边无多风景,只有一座仿古楼台,一个灯塔。据说这老北山灯塔和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就是黄、渤海的分界线。
次后返回蓬莱水城,登上城墙,观看炮台、水门等处遗址。城墙上罗列着一尊尊铁炮,当年明朝政府从欧洲进口并仿制红夷大炮,在抵御满清进犯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惜很快技术外泄,被满人学了去,后来在攻打农民军和南明小朝廷时同样功不可没,史可法的扬州城就是被铁炮轰塌沦陷,史公以故捐躯国难。
下来城墙,暮色已合,也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