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常在田间道旁见到荠菜。但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是惊异于那小小白花的美。
最近,我通过百度识图得知,这开着漂亮小白花的小草原来叫荠。荠是它的学名,荠菜则是它的别称。
荠菜竟然是一味野菜。这真出乎我的意料。它如此常见,我竟然不知道它可以食用,一次也没有品尝过它。
百度百科里介绍说,荠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微量元素。其中,它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C尤其多。它的钙含量超过了豆腐。胡萝卜素的含量则与胡萝卜相仿。同时,荠菜还富含10多种氨基酸。因此,荠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是野菜中味道极鲜美者。
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止血、降血压、抗病毒、明目、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最让我惊讶的是,自古以来有那么多文人都喜食荠菜,并写下了很多关于荠菜的文章与感悟。
著名如苏东坡,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最后一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您若能够品识荠菜的这般美味,那么,即使山上海里众多山珍海味,都可以鄙弃地抛弃了。
野菜能得如此高的评价,着实令人惊叹!
至于,苏东坡是如何把荠菜做的如此美味,竟然能够超越山珍海味呢?他的原文,我没有看懂,不敢胡乱翻译。感兴趣的诸君可以自己上网搜索一下。
到了现代,作家汪曾祺也对荠菜大加推崇。
我读过汪曾祺的《食事》,其中有写荠菜的做法及趣事。但我那时还不认识荠菜,所以对他的讲述印象不深。
用沈从文品鉴菜品的方式来说就是:这菜很有格!菜格很高!
用现在的时尚流行语来说就是:这菜很有逼格!Biger than biger!
至于荠菜的食用方法,网上能搜到很多。荠菜可全草入食,凉拌、水煮、拌馅……均可。
我把采来的荠菜拿给我妈看,我妈竟然认识,说她小时候经常吃这东西。她说,我们老家(洪洞县)把这草叫“面面菜”。她们以前的吃法是:煮面时当作绿色蔬菜煮在锅里,清清绿绿的,看着好看,不寡淡。
至于味道,我妈说,放到锅里稀释了,也吃不出什么味道。但绝不难吃。
我妈还跟我说,这菜应该在嫩时吃,开了花就不能吃了。
而我现在的食用方法,基本都是泡水喝,当茶饮。
满怀喜悦从地里拔回来,择冼干净,放入透明玻璃小茶壶,沥入滚烫的开水,再把汤倒入一个透明玻璃杯中。看着黄绿清亮、色泽纯净的荠菜汤;入口,一股清新的草味溢满喉间。这整个过程,都让人非常享受。
最近,通过百度识图认识了好几种可以食用的野菜,都如此泡水喝。颇有点神农尝百草的感觉。新鲜、好玩、有趣。
又发现,最近采回来泡水喝的这几种野菜,都是因为开着美丽的花而吸引了我。荠菜、紫花地丁、蒲公英皆是。我又有点惭愧,觉得自己像个采花大盗了。
大自然中,有着许多美好而有趣的东西,如这些娇俏、可爱、美丽的野菜。感恩博爱丰富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