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时,是在看一部古代言情穿越小说《步步惊心》,小说写得很好,与同类形式的作品相比,看得出作者桐华的文笔之细腻、文化底蕴之深厚,后来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影视公司良心制作没有辜负桐华的心血,电视剧也大获成功,自己也成为了桐华以及《步步惊心》这部作品的忠实粉丝。
然而,当年还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我更多地惊叹于故事的跌宕起伏,却没能细细体会品酌,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反复体味的设定并不能十分理解,只觉得诗文作者所描绘的是一种淡淡的、自然的状态,甚至看完小说以后许久,也没有能够真正去了解诗句的内涵。直到几年后,经历了一些阅历的我才又重新翻起了这部小说,查阅了这句诗文,才知道原来正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王维所作《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经过大学阶段一味的钟情于小说,被小儿女间的情情爱爱所感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被现实的残酷或负累,更多地开始品读经典,这时候,我才感悟到无论古今,生活的现实是超越时间界限的,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生活加注在自己身上的伤痕。哪怕高高在上坐拥天下如唐明皇,也无法保全自己深爱的女人;哪怕才学满腹放任恣意如李太白,也无法抗争科举与官场的失意。也许正因如此,则更需要我们向往着如陶潜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放下自在,保持着如王维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
本科毕业那一年考研失败,考虑努力二战,但对于自己23岁的年龄却对社会一无所知的恐惧压倒了一切,既然迟早要面对,我决心当时给自己一年时间来迎接打击,为此,我找了一份让家人朋友甚至我自己都大跌眼镜的工作——培训机构的市场推广专员。乍看之下你也许并不知道这是份什么工作,但我只要问你,是否在书店或类似地方被陌生人“搭讪”向你介绍培训课程并要求你填写问卷,没错,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最初我也没想到会是这般的工作性质,一瞬间震惊,情感上极度抗拒,但这短暂的一瞬间,我又拉回些许理智问自己,明知道市场工作大致的工作状态却仍然以此作为求职意向的最初到底目的是什么,这一刻,我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毅然决然接受这份挑战。
后来,一如我料想的,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我就背负着三件沉重的任务:第一,去找100个甚至更多的陌生人“搭讪”;第二,被这些人以各种方法花式拒绝;第三,在其中找出至少两个对课程感兴趣的客户,以各种方法花式让他们心甘情愿当场去校区咨询课程。只有这样,我才能保证完全每天的业绩任务;只有这样,我才能完成每月的业绩任务;只有这样,我才能拿到基本的工资。
也许这样描述略显辛酸,但试问,对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们来说,谁人的生活又不是如此呢?我将每天的工作任务划分为这样三项,也是我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种践行。倘若我一味的纠结于“被拒绝”的痛苦以及抱怨于任务业绩任务的压力,又怎么能以阳光积极的心态来工作和生活,更无法在面对客户时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只能陷入恶心循环的黑暗轮回中。相反,带着看风景的心情来迎接每一天,生活便不会辜负每一个善待生活的人,它会回报,用美丽的风景、用真诚的友谊、用丰厚的财富、用愉悦的心情……
是啊,既然“行到”了“水穷”处,与其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不如就跟随王维一起,“坐看”云起云落,享受于意料之外的风景中,谁能说不会闯入一方夭夭“桃花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