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谈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区别

2001年夏,中午刚放学,一个小女孩顾不上同伴,急匆匆从学校赶回家。父母留了馒头在锅里,她随手拿起掰开,匆匆夹了点菜进去,立马冲去房间,拿起一本非常厚的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那个小女孩是我,那本书是《平凡的世界》。

我曾经阅读它不下二三十遍,趴在炕上,坐在门槛上,赖在老圈椅上,侧躺在枕头上。

当然,由于后来我都是随便翻到哪页就从哪页读起,所以说读二三十遍也不准确。

像这样读完的书也当然不止这一本,从《萍踪侠影》到《迎春花》,从小学作文到《时文选粹》,口味被一点点养刁,偶尔文艺起来也颇有点脱俗。

那时的我,沉迷于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但又没有主角和配角的概念,所以一本书下来,记住的常常是整个故事,以及里面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高投入低产出,跟这个快餐时代格格不入,和我一样。一毕业我就开始做文案和营销类工作,整个风格从取悦自己直接180°大转弯,因此有幸见证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巨大区别。


1,快,还是慢?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就连我自己也曾执着于一周至少一本书这样数字积累的快感,更愿意在短视频平台刷一步又一部剧,而不是消耗某个深夜的2个小时。

网络文学很好的迎合了这种需求,要的就是节奏快,爽点密集,代入感强。但传统文学不是,像《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严肃文学里,会用大量的文字去描绘场景、人物,令人心向往之。但在今天,哪怕静静的阅读一段风景描述的文字,也偶尔会产生负罪感:这并不是一本能提升职场技能的书,或者说,它并不符合世俗的“有用”这个标准。


2,爽,还是真实?

说到有用,难道“网络文学”就有用?不见得,但是网络文学至少读起来很“爽”。主角们的人生几乎是开挂的,即使遭遇挫折,也是为了迎来胜利。于是,被背叛的女主,总会在前任/前夫后悔后成功走出阴霾,顺便收获另一个更优质男性的偏爱。普通身份的男性,一定会遇到机缘,走向左拥右抱人生赢家的光明未来。网络文学还好,如果是偶像剧中,如果主角受到的挫折太多,主创团队会被爱豆的粉丝们骂惨。

但《平凡的世界》不是,成绩优异的少安只能辍学,想法太多的少平如愿去挖煤;能人如田福堂,女儿润叶和儿子润生一个都不让自己省心;唯一一个如大女主设定般的田晓霞,在采访中舍身救人失去了生命。

这些人甚至都不会再出现在网络文学中,即使出现也往往是反派角色。但我依然喜欢这群普通人,并对很多细节记忆犹新。比如孙少平给妹妹写的信“把字写大点儿,不妨出出格嘛”,天知道这句话对我小时候的影响有多深。



3,普通人,还是“上等人”?

按理说,人人平等是近几十年才正式提倡的,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但如果读网络文学的话,你会发现作品里几乎没有普通人。普通人要么消失不见,要么是背景板,要么干脆是反派角色,有着低劣的品格,衬托主角的伟大。

所以,开了金手指的学神,一定受到过普通学霸的嘲讽;灰姑娘的真实身份,是流落街头的公主;丑小鸭是没有被发现的白天鹅;配得上高官的,必定也有高贵的身份。

那么,网络文学中真的没有普通人做主角吗?也有。但这种情况下,主角一定受到众多大佬的青睐和守护,至于原因嘛,肯定是主角善良、单纯、不做作、清新脱俗等等。

传统文学中没有这种身份和品德挂钩的现象吗?当然也有。但是传统文学中,至少身份和品格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挖煤工人也可以是大记者的精神支柱,可以为上了名校的大学生妹妹出谋划策。所以也会写普通农民,写村里的老光棍,写货车司机,写老师……以此类推。


结语:平凡,但不平庸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者抛弃某些人。

——路遥


没有谁是纸片人,没有谁的人生毫无意义。

在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角落,很多人过着苦难、却也有滋有味的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网络文学的猎奇的世界 网络文学无意于反映日常的生活景象,与明清小说、好莱坞电影一样,追求世界设定的奇特新颖,新鲜的...
    猴得住阅读 672评论 0 11
  • 网络文学与神话在人类精神领域是同源同构的。数百年来,随着理性思维的崛起,文学的幻想性受到压制,神话创作消亡,写实文...
    猴得住阅读 692评论 0 16
  • 作为主角,特别是超长篇幅作品的主角,通常具有强烈的欲望、外向型性格,天生就爱“惹事”,积极主动与各类人物构成复杂关...
    猴得住阅读 4,220评论 2 9
  • 前几年看了《天天向上》一期关于网络作家的节目,请来了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和骷髅精灵,他们是当时中国网络作...
    粉红色的橘子汁阅读 1,755评论 2 12
  • 曾听熟悉的红老师说,她是北京鲁迅文学院的第一届网络作家班,同期还有唐家三少等人,当年的网络文学远没有今天的成熟繁荣...
    齐帆齐阅读 1,391评论 1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