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小时候不爱写作业,喜欢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仗着当时学的内容简单,自己又不算太笨,成绩总是不错,结果这佛脚就被我抱出了优越感。
一次老师找我谈话,苦口婆心劝了我二十多分钟,叫我向常考第一名的女同学学习,当日事当日毕,别总临阵磨枪。
不料我的优越感竟满到溢出来几滴,嘴角不受控制的洒出来一声“呵”。
老师惊愕地看了我一眼,转而低头批改作业,半天不说话,正当我心发毛时,她抬起头淡淡地问我:人家每天都用功,才考了个第一,而你平时不怎么学,只靠突击几日,便能轻松拿第二,这么一比,你是不是觉得,你很省劲儿,且挺聪明的?
我一脸“不敢,不敢”的表情,内心里却飘过一万多句:“那是当然的了。”
事实证明,霸气是可以侧漏的,老师显然是看穿了我,再问:如果我说,人家虽然比勤奋,但同时还比你轻松自在,你信吗?
我心想既然傲气已被戳穿,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更何况“比我勤奋的同时还比我轻松自在”,这是严重违背常识的,连答不信。
老师挥手道:回去观察一阶段罢,便叫我走了。
我可没有耐心观察,径直去采访了那位女同学:你每天这么用功学习,是不是很累啊?虔诚的求教语气中,夹杂着幸灾乐祸。
不想她云淡风轻:那些作业每天不到半小时就能做完的,累?并不觉得。
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业只要每天做,半小时就能做完,愣在那里正不知如何收场。
她反倒问我:看你每次考试前一周就成天成宿的熬,你不累吗?
羞煞得我微微一笑,回以几声干咳。
2.
事实上,要按这么比较起来,我岂止是在体力上比人家累,精神上也承受着折磨。
当日事当日毕的她,每天只消花费几刻钟,便可以怀揣着充实与满足去土道上和姐妹们尽情跳皮筋了;
而看似逍遥自在的我,心里是知道欠着一笔债的,玩也玩不踏实,哪怕是赢了一堆弹珠,都觉着是捧着一堆罪过。
几天后的下午,老师特地开了节班会,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子: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转而撂下粉笔对我们说:咱们个别同学日常学习态度不端正,我不想老生常谈地讲这是不勤奋,是错的,但我想首先提醒大家,在方法与策略上,这是不智的。
你们当中有聪明的,有努力的,但我更希望,你们是会利用时间的,时间的累积效应比你们想象得要强大,等你们长大了,进入社会了,慢慢会发现:天赋是筛子,努力是筛子,时间更是筛子,但相比于前两者,后者相当于秘密武器,因为它不显山不漏水,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多年以后,我给写作班的学员上培训课。在学期初给同学们布置了个特别简单的任务:每天提交一小段文稿,300字即可,目的是让大家保持好对文字的感觉。为了激发积极性,我承诺坚持完成的话,是有奖品的。
朋友知道后还开玩笑说:300字,几句话的事儿,这么简单,你这奖品怕是要逐个发放了。
第一天,300多位学员,提交文稿数大约是满额。
第七天,300多位学员,提交文稿的只剩不到一半了。
最后一天,300多位学员,一路坚持下来的,总共二十来个。
记得在这个过程中,有位学员给我发了张图片,那是史蒂芬·金的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只要每天坚持写两小时,持续写十年,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学员问我: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金很少说绝对的话的,这句可信吗,如果是真的,那岂不是太容易了?
当时我没敢回,期末时我捧着二十多人的名单,回复了他:是真的,不容易的。
3.
记得上学时老师常给我们讲“柏拉图抡胳膊”的桥段。
这个故事估计大多数人都听过:苏格拉底曾经让自己的学生每天坚持抡几下胳膊,刚开始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月后,只有几人坚持;三个月后,坚持者寥寥无几,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每天做,他就是柏拉图,思想可以洞穿千年的存在,《理想国》的作者。
最开始我们听时还蛮振奋的,可禁不住老师常讲,便生发出解构与颠覆来。
有同学说:苏格拉底是够无聊的。
也有同学调侃:柏拉图是傻吗?
我也憋不住乐,感叹柏拉图的同窗们是有多无能,为了衬托主角的人生剧本,竟然连这点儿小事都做不来,这不心甘情愿当炮灰么。
后来的后来,除了对柏拉图保持着恒定的钦佩,我开始对他的那些同窗们感兴趣了:为啥理论上这么容易坚持的事儿,他们却死活坚持不下来呢。
经年累月我渐渐明白了背后的原因: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事被时间分割得太小了”。
孔子有句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算是提醒,那么提醒就意味着有忽视的存在。
是的,我们人总是习惯性的高估自己的行为对当下的影响,高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对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自己的细小行为经由时间加持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往往是偏向于低估的。
时间毁人也成人,都说生活像温水煮青蛙,那些懂得持续做出小跨步努力的人,分明把自己活成了主人,用小火把生活给炖了。
4.
前两天因为出书的关系,接受了一次小小的采访。
畅聊了一小时,对方忽然问道:感觉你涉猎很广,平时会汲取很多内容吗?
我坦言说是,且渠道都比较杂,因为心中有两个永恒的疑惑,一个是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另一个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这俩问题看似简单,但扎进去就发现可以涉及到多门学科,一辈子可能都研究不透,所以但凡和这两个根本问题相关的好内容,不论出现在哪种平台或渠道,无论以何种形式,我都不会放过。
对方貌似很惊讶,直言道:可是,哪来那么多时间呢?
这可把我问住了,想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可又觉得自己也没怎么刻意挤过。
便说:我吃饭的时候也会看点儿东西,遛弯儿的时候也会听听音频或者想点儿东西,几乎每天都这样做。
对方并未满足,再次追问道:可是,哪来那么多时间呢?
我再次回答:我每一天,都这样做。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