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过度善良是一种病。
对号入座,我发现自己也是一个严重有病的人。
曾经,无数次,我想要改变自己,想要做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做一个没心没肺笑看人间的人,做一个不在乎别人眼光只要自己喜欢的自己。
可是,我终究摆脱不了我那颗玻璃心,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还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说,善良是一种美德,好人会有好报。
2017年,我28岁,也是我步入工作生涯的第五个年头。不久前,我遇见了简书,并很快喜欢上了这片净土,不为别的,只为取悦自己,改变自己,等待更好的自己姗姗而来,与我撞个满怀。我默默的,做一个小人物,看看别人的故事,写写自己的心声。
在这里,我一遍一遍的鼓励自己,一遍一遍的终结自己,期待自己有所改变,有所成长。我一直都知道,我是一个过于在意别人心理容易受别人影响的情绪化的人,羡慕那些没心没肺活的任性自我的人。虽然他们可能不会太顾忌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但他们是对自己最好的人,活的潇洒而无畏。我不喜欢有一颗玻璃心的我,但也做不到他人的洒脱与不在乎。
后来,我通过阅读,大概也找到了答案:容易受别人情绪影响的人是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过于在意他人却恰恰证明了自己内心不够强大,说到底,是不自信。
小时候,大人总是教育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能做一个老好人。尽管如此,我仍是从不与人争执的乖乖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被我当做人生信条很多年。无形中,它成就了我,成就了一个拥有一颗玻璃心不会说不的我。
朋友借钱,明明自己囊中羞涩还是会犹豫再三,左拼右挤,凑出部分借出去。总是担心自己的不给力影响他非正常时期的生活,帮不到别人还自责内疚。可现在的社会,借钱容易还钱难,更何况,很多人都只是凭借一个电话号码建立联系,后来的后来,音讯全无的人不是一两个。每当情景再现,我都会问自己,什么时候能改一改你的玻璃心?
与人相处,我从来不是强势的那个。说实话,我一直相信,这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我也一直真诚待人,希望用真心换取真心。可时间久了,我渐渐开始感伤,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对人友善,别人就会对你笑脸相迎的。总有一些人,你怎么做在她眼里都是错,你忍让越多她对你的伤害就越升级,不知不觉中你用善良喂饱了不知感恩的她,最后还让自己落一个遍体鳞伤的结局。每当此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去在乎那些不在乎你的人,不要对那些不知感恩的人怀有一颗玻璃心,对自己好点,谁也不欠谁。
丢掉自己的玻璃心,如果没钱就勇敢的告诉借钱人,我也很清苦,爱莫能助,如果因为不能给予帮助就把你抹杀了的人也不是你真正的朋友;丢掉自己的玻璃心,如果内心实在不愿意帮助那个不知感恩的人,就勇敢的说不,让她决绝离去好过你一再的忍让与受气;丢掉自己的玻璃心,不再妥协所有让自己心情不快的人和事,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当然,我也知道,丢掉自己的玻璃心,并不排斥我继续去做一个好人,保持内心的善良与真诚,和颜悦色的对待他人,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相反,它预示着我将改变,我将成长,我将适应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近。
丢掉我的玻璃心,不求完美,但求超越昨天的自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