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工作的基本》
本书核心:如何掌握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3个方面: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协作。
本书分3部分解读:
从1.自我管理、2.人际沟通、3.团队协作介绍对应的基本能力。
【1】第一部分、自我管理篇
【1.1】乐观力
1.1乐观力的概念:乐观力是一种面对工作压力时,有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法,能够战略性地消除压力的能力。
1.2压力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能促进成长的积极压力,
另一种是遏制发展的消极压力。
1.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消极压力呢?
一种是直面压力,就是对压力根源进行分析和反省,或者向别人直接倾诉压力。
一种是消极回避。就是把错误归咎于他人,或者通过发泄来转换心情。
而乐观力表现在积极思考,这也是应对压力最有效的方式。
把所有的经历都当成学习教材,就是一种与压力战斗的积极方法。
【1.2】目标发现力
2.1目标发现力的概念:目标发现力是指为工作制定目标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要先发现问题,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2.2每个公司都会确立企业发展目标,而不会帮助个人决定职业发展目标,因此,员工需要自己来确定应该达成的目标。
2.3如何确定目标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要有梦想,并将梦想以现实的方式落实。当梦想落实成具体目标的时候,它就不再变得遥远了。
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树立解决当下问题的小目标。比如说,我们可以改革日程表,把时间划分成多个小份,然后逐一确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不仅能帮我们养成设定目标的习惯,还能帮我们养成限时完成工作的习惯。
【1.3】持续学习力
3.1持续学习力的概念。持续学习力是指,在工作之外也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3.2我们所说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考个资格证书或者考个研,而是学习一些能拓展自己工作领域的知识。如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习,不妨从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开始。
3.3如何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呢?
有计划的学习都是从制定目标开始,确切地说是制定近期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学习,同时在日程表上记录学习进度。光只是学习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记住的知识亲口说出来,并加以灵活运用。因为记住的知识如果不立刻重现,就容易忘掉,所以应该尽量在24小时内说出来。即使在工作中找不到活用的场合,也可以对家人、朋友或同事说,这有利于巩固知识。
【1.4】专业构筑力
4.1专业构筑力的概念:专业构筑力是一种有计划地构建自身强项的能力。
4.2确定专业领域要考虑三个选择标准:
第一,要尽量选择已经积累大量经验的领域;
第二,要确定这项专业是否有用武之地;
第三,要选择能在短时间内成长的领域。
4.3如何构建自己的专业性呢?
就是要兼顾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只有做到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又能从理论上说明实践经验,才称得上专业。理论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等形式自学,实践只能通过实际业务积累经验。除了学习和实践之外,我们还要养成每天查阅相关新闻和事件的习惯,随时掌握该领域的一切动态。此外,最好与其他专家建立人际关系网,因为信息除了公开流传,还会通过人际关系网进行私密传递。
【2】第二部分-人际沟通
【2.1】、亲和力
1.1亲和力:是一种让人产生亲近、愿意接触的能力。一般有亲和力的人笑起来特别有感染力,他们听人说话时也很有礼貌,这类很容易给周围的人留下好印象。
1.2 应该如何培养亲和力呢?
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随意寒暄的习惯,是培养亲和力的第一步。第二步要练就属于自己的招牌微笑。第三步模仿身边有亲和力的人,观摩他们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有意识地不断重复练习,渐渐地就能变成自发行为。
【2.2】、反应力
2.1反应力的概念:反应力是指对对方的话语和行为做出反应的能力。它是一种最基本的交流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通过口头表达,还有表情、动作等肢体表达。
2..2如何训练自己的反应力呢?
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交流手段。第一个就是“点头”。点头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它产生的效果是很大的。它不仅能向对方传达我正在听你讲、我对你的话感兴趣,还能诱使对方继续说下去。第二个就是“提问”。提问大概可以分为反驳、确认、展开三种方式,反驳是指出自己的疑问,确认是说出自己的理解,展开是提出类似的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信息的收集能力。
【2.3】、语境理解力
3.1语境理解力的概念:语境理解力是指在不同背景或语境的人之间协调意见的能力。
3.2如何提高语境理解力呢?
第一,要跟语境不同的人多交流。
第二,要学会探究说话人隐藏的心情和需求。
第三,要养成在各种场合整理论点的习惯。
【2.4】人脉开拓力
4.1人脉开拓力的概念:人脉开拓力是一种开拓业务伙伴,并与之维持关系的能力。
4.2如何拓展人脉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脉的含义,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称为人脉,我们要看对方是否拥有工作需要的信息,能不能成为我们工作上的伙伴,对于提高自己的品性和教养有没有帮助。当有人满足以上三点时,我们就可以主动去约见他了。之后,还要经常创造见面的机会,最好在初次见面时就铺垫好下次见面的理由,然后顺理成章地借助机会加深关系。此外,听讲座和参加会谈也是一个增加人脉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在讲座和会谈结束后,设法创造能够长谈的机会,而不是仅仅交换名片了事。
【3】第三部分、团队协作
【3.1】委任力
1.1委任力:委任力是指把工作托付给别人的能力。
1.2如何掌握委任力呢?
第一,要信任别人的能力。我们要学会准确判断别人的强项和弱项,并且确信对方有能力做这份工作。尤其是把工作委托给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人,这种信赖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我们把工作委托给别人之前,要提前制定计划,并把整份工作分解成若干个部分。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实现高质量工作的量产化。
【3.2】商谈力
2.1商谈力的概念:商谈力是一种咨询协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倾听,并能与别人一同思考问题。
2.2如何培养商谈力?
简单来说,就是掌握四个基本步骤:第一个步骤,我们要试图理解对方的处境、价值观、能力、爱好等,建立对对方的信赖感;第二个步骤,我们要摸索建立同一个目标,这样对方才能对你产生信赖感,愿意倾听你的建议;第三个步骤,我们再基于专业知识,做出详细的说明;第四个步骤,让对方做最终的决定,我们不要强加干涉。
【3.3】传授力
3.1传授力的概念:传授力是指,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技术教给别人的能力。
3.2如何掌握传授力呢?
第一,我们要学会处理传授方与受教方的关系,传授方要尽量跟受教方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把传授方与受教方的关系理解成简单的职务分担,双方一同思考、一同执行、一同享受成果,这样才是最理想的关系。
第二,传授方要有意识地跟受教方建立和谐关系。如果双方说话的节奏很合拍,彼此的动作就会很相似,表达也会趋向一致,这样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传授方应该发挥聆听和提问的能力,不要滔滔不绝地说出所有的东西。因为有时候传授方提供的建议并不是对方需要的,多说无益。
第四,传授方要学会夸奖和责备的技巧。当受教方掌握了我们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时,我们要给予认可和夸奖,这样会激发对方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增强对方的自信心。而责备技巧的关键在于就事论事,不要涉及点评对方的品行方面。直接告诉对方哪里做得不好,并向对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直到对方做出积极的回应。
【3.4】协调力
4.1协调力:协调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集平衡力、沟通力、推进力于一体。
4.2协调者在社会的重要性:是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人才。协调者首先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人脉,然后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需求,一边教学,一边制定最完善的计划。而且当涉及多方利益的时候,协调者需要居中协调,妥善地加以引导,促使众人达成共识,确定同一目标。因此协调者需要集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于一体。
【5】总结
【5.1】自我管理对应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针对自身方面提出来的
1、乐观力是一种面对工作压力时,有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法,能够战略性地消除压力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学会积极思考。
2、目标发现力是指为工作制定目标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学会分步骤实现自己的目标。
3、持续学习力是指在工作后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它需要我们学会有计划性地学习。
4、专业构筑力是一种有计划地构建自身独特强项的能力,它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构建自己的专业性。
【5.2】人际沟通对应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是针对他人方面提出来的
1、亲和力是一种让人产生亲近、愿意接触的能力,它需要我们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
2、反应力就是对对方的表达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学会恰当地表现我们的反应。
3、语境理解力是指在不同背景或语境的人之间协调意见的能力,它需要我们跟人反复沟通,以此来理解不同人的语境。
4、人脉开拓力是一种开拓业务伙伴,并与之维持关系的能力,它需要我们有技巧地约见并维持人脉。
【5.3】团队协作应对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是针对集体方面提出来的
1、委任力是指把工作托付给别人的能力,它需要培养对别人的信任感。
2、商谈力是一种咨询协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倾听并能与别人一同思考问题,它需要学会聆听的技巧。
3、传授力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技术教给别人的能力,它需要学会处理传授方与受教方的关系。
4、协调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集平衡力、沟通力、推进力于一体,它需要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对应的所有能力。
【5.4】如何掌握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
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12种基本能力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关联的。一种能力会成为另一种能力的基础,而协调力是其余11种能力的综合。我们可以将这12种能力大体分为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