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当下做产品都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理念来设计,还出现个学名缩写叫ucd(user-centered design),现在专业词汇可真多,脑瓜子都嗡嗡的,为啥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产品呢?用户体验究竟是个啥?我们基于用户体验来设计它最终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这个概念已经都被大家嚼烂了,无非用户体验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目标,抓住用户,顺应用户,留住用户,发展用户那么你自然就适应市场,占据市场且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用户体验无处不在,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商业目标(商业价值最大化),都是基于商业目标和战略目标为前提的。
用户体验五要素包括:战略层(产品目标、用户需求)、范围层(功能规格、内容需要)、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表现层(视觉设计) 。在整个产品链路中每一个角色都会考虑用户体验,无论是pm、ue、ui、运营人员或者说研发人员、测试人员、质检人员等往更大了说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等其实都是要考虑用户体验这块的,我们的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啊,科技的进步也是飞快,现在生活实在太太方便了,出门有公交地铁,只要刷个手机就能载你想去的地方,再也不用徒步十几公里鞋底子都磨破了还没到目的地,买菜拿手机直接下单一会就有人给你送到家在也不用担心自己犯懒不想去菜市场被饿死的风险,生病了或者来大姨妈的单身狗没人买药直接拿出手机买个药,别提多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单身狗的悲哀了,想买换季的衣服但是工作太忙没时间逛街直接拿起手机刷几下过几天就有人提着你心爱的衣服到你家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一切遇到的体验,这种体验爽到没朋友,社交圈都变窄了,这时你无聊的时候可以拿起手机点一个社交app约个朋友吃饭,打牌,去k歌,spa,人生啊太多值得了,一部手机就解决了你的吃穿住行,一切的一切设计,最终的本质都是要解决问题,重视体验是必然的趋势。
说了这么多还是有人问了,这些比较宽泛,具体以用户为中心去设计产品是怎么体现呢?
在产品初期确定好产品形态后,我们要根据产品背景及目标去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研究用户角色特征,使用场景以及行为逻辑,心智模型,接受程度和反馈等等,建立一定的用户体验标准,不同的产品使用情况,用户的体验指标也不一样,用户体验是贯穿整个产品线中,从开始到结束到跟踪并收集用户数据来验证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值,是否达到用户的目标,是否还有可拓展性达到更大的产品价值。以用户为中心不是盲目的顺从用户的一切需求要有一定衡量标准综合维度去考虑用户的真正需求才能做好产品。
用户体验设计包括视觉设计、信息架构、交互设计、可用性、用户研究和内容策略;他再次强调了用户体验是多个模块的配合,只有这些模块能够完美的协同工作,才有可能创造一个真正令人惊叹的产品。
一般需求分类包括:业务需求(从业务方考虑)、用户需求(用户想要的)、产品需求(满足业务需求落地)。基于业务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在满足用户需求五要素(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同时要对用户进行研究和细分,体验层分析维度主要先要了解产品定位是什么?面向的目标人群是什么样的?产品的气质和品牌的DNA又是什么特质?渠道对比情况如何?以及产品本身的交互设计、内容设计和内容策略是怎样的?界面的设计和信息设计等都要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所以用户体验是贯穿整个产品线的生命周期,今天只给大家讲讲从体验层的维度对美团外卖基本的分析。
我们都经常点外卖我是美团的深度用户了,以前用饿了么现在用美团已经沦陷了,不知以前是何种原因放弃饿了么,可能是界面操作的原因可能是优惠没到位?现在用美团APP已经习惯了所以也就没在换,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这个APP吧!(纯属个人观点,说的不对地方勿喷也虚心接受)
1.产品定位
美团外卖是美团旗下的一款线上外卖订餐 APP,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上线,总部位于北京。2018年,美团点评网正式在港交所上市,2021年1月19日,美团市值突破2万亿港元,成为仅次于腾讯和阿里的港股第三大市值公司,美团外卖的主要功能以线上点餐为主,提供美食、水果生鲜、甜点饮品、超市便利等众多品类的配送功能,并提供配套的送餐服务。后期增加美团专送、全城购、跑腿代购、到店自取等服务。
2.目标人群
美团外卖是美团旗下的一款线上外卖订餐 APP,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上线,总部位于北京。2018年,美团点评网正式在港交所上市,2021年1月19日,美团市值突破2万亿港元,成为仅次于腾讯和阿里的港股第三大市值公司,美团外卖的主要功能以线上点餐为主,提供美食、水果生鲜、甜点饮品、超市便利等众多品类的配送功能,并提供配套的送餐服务。后期增加美团专送、全城购、跑腿代购、到店自取等服务。
这里用户消费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四点:
(1)用户标签:性别、年龄、家乡、居住地、收货地址、婚姻、宝宝信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的注册。
(2)消费标签:餐饮口味、消费均价、团购等级、预定使用等级、排队使用等级、外卖等级。
(3)行为标签:点外卖时间段、使用频次、平均点餐用时、访问路径。
(4)内容分析:基于用户平时浏览的内容进行统计,包括餐饮口味、优惠敏感度等。
通过用户消费行为的分析我们就可以预测用户的行为,根据用户行为可以增加产品的复购率,这里只是简单了解一下怎么根据用户消费行为分析维度来推测用户行为模型。
随着消费的多元化,点外卖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主要就餐方式,尤其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离不开外卖。因为可选择性很多,品类很多,且可以节省时间,方便快捷又能吃到好吃的美食。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天气原因,不想出去吃,比如加班晚点还有工作未完成不想出去吃,比如下午同事之间闲暇时间想有个下午茶等等,只需要外卖就可以解决。
2020年度美团数据显示,从性别上男性用户明显比女性用户要高一点,年轻用户群体占比居首位,20岁及以下达到8.17%,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2.55%,30-39岁达到37.36%,40岁以上达到16.39%。九零后和八零后仍然是主要消费群体。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仍然是主力消费群集中地。
3.产品气质和品牌DNA
作为社会性最高级动物——人类,对于人类来说气质这块是很重要的,气质氛围外在的和内在的,身高、长相、穿着是外在基本属性,谈吐、行为、性格是内在属性。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来自于内在属性的衬托,内在属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与众不同。
产品也是一样,产品结构、流程、视觉表现是相对基础的外在气质属性;用户群定位、满足诉求的方式等是内在的气质属性。现在互联网产品长得基本雷同换句话说就是同质化比较严重,那么在同质化严重的众多产品中怎么脱颖而出,怎么做到别出心裁让用户记住你,怎么做到属于自己的产品气质呢?其实每一个产品都是在引导用户去完成一个任务,方式与流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说新浪的核心用户是大V、明星、意见领袖等,他们产出话题性的内容后,其他的用户过来消费。比如社区型的唱吧,它的核心用户是唱吧榜的唱歌达人。电商类美丽说的核心用户是一些会穿搭的时尚博主。什么样的产品气质就会吸引什么样的用户,反之定位什么样的用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产品气质,产品气质和品牌相结合能够让用户印象更深刻,同时让产品气质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所以这就需要产品经理以及设计师提炼出的产品气质转化为具象化的视觉语言。看下美团外卖整体的框架设计和结构设计。
(1)产品结构:
搜索区、金刚区、标签栏、店铺品类区(feed流形式呈现),信息以卡片的形式区分层级结构,统一品类信息聚焦明确,卡片信息以展开收起方式进行延展,隐藏部分信息是页面简化处理减少视觉阻力,每个店铺品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左图右文,图片占据三分之一处,右边显示店铺名称和地址为主要信息、评分和送达时间为次要信息,优惠卖点为次要信息(红色提示吸引用户领劵并购买),点击每个店铺品类可点击查看详情进行特定品类购买。简单一张思维导图可以看下具体产品流程结构:
(2)用户定位:
主要面向于上班族和学生党的偏年轻用户群体,品类多样性、场景多样化、方便快捷节省年轻人工作快节奏下的时间,能够吃到方圆三公里的美食,满足了当代上班族和学生党最大的诉求。在下单后能够清晰的感知到你的外卖是否正在配送中,大概多长需要多长时间能送到?能直观看到骑手是否接单?距离你配送地有多远?下单后出现问题也可以在订单中快速找到相关服务,下次还想吃之前的点点外卖还可以在订单中快速找到足迹,是不是很方便。
视觉层面:APP界面颜色和品牌色黄色相呼应,很好的传达了品牌性,能够让用户有深刻的感知和认知,识别性很强。图标设计也很有代入感,采用美食相关元素进行立体效果设计,导航栏切换也采用图标变化模式进行交互设计,指引性很明确。所有的feed流都采用卡片样式,视觉统一。
(3)品牌DNA:
什么是品牌DNA呢?品牌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它是具强大的特性和一定的价值观,特性是品牌的“DNA”, 是品牌的“基因”它整合了品牌的专业技术和符号式的特点:这是一些有形的、清楚的元素,定义了品牌、体现在商品中、商店里、舞台上、广告和交流中。品牌也是无形的:如果讨论的并不是具体的商品,那你你的解读可能就是有很多故事组成,讲故事是品牌的表达方式。
品牌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创造者,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性格特点。品牌将这些特性一一继承或是加以发展。比如圣罗兰的品牌个性酷似其创始人——突如其来、咄咄逼人、充满魅力而又不可捉摸。
(4)怎么定义自家的品牌DNA?
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产品中有两种常用的提取方法:logo提取法和品牌故事提取法
(a)LOGO提取法:
LOGO色和LOGO形提取。LOGO形提取就是把LOGO形状作为视觉符号提取出来进行延展和拓展,美团的袋鼠形象就是在下拉刷新和图标的设计上都延续了此设计方法,并且也沿用了美团标配的橘黄色作为主色,加深了品牌的认知度。
LOGO"色"提取法就是从LOGO中提取代表性的颜色当作品牌DNA,也是比较常见,比如:抖音的LOGO,比较符合年轻化的用户群体,产品的定位。提取LOGO的颜色,结合着“抖”的主题,运用在产品不同环节,建立与品牌的联想,颜色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品牌敏感性,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展现品牌的个性让人看到这些设计就会知道是抖音的。
(b)品牌故事提取法:
品牌故事提取法,通过对品牌的定位梳理出品牌故事,从而推导出品牌性格,最后提取出视觉语言,辅助图形。品牌故事提取法相对比较抽象,是围绕着品牌DNA关键词,进行拓展和延续在产品不同场景,达到视觉感官的一致性。
比如boss直聘一款让职场BOSS与牛人加快面试、在线聊天的免费招聘工具。
信息透明,即时得到反馈,在线直接开聊!(品牌定位)
4.产品功能:
一个产品如果只满足可用性或者实用性,无法获得更大的用户量,也无法满足用户的更高需求,可用性仅仅是用户的基础需求。只有实现用户体验的目标,才能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
(1)基础功能:这类功能主要特征是,必须要有,就像你做一个搜索引擎,你必须要有的就是搜索功能,做一个博客必须要有发布功能。做一个外卖就一定要有订餐功能一样,这类功能一定要做,但是做的再多也不会显著提高用户流量,但是少做那么一定会减少流量。
(2)亮点功能:这类功能主要特征是,与众不同,就像买衣服一样,每种品牌都有不同的优点,用这些不同来吸引各种用户。比如外卖商家,点餐一定要有不同品类的商家才能吸引更多用户,这类功能多做对用户流量来说提升很大。
(3)发展功能:这类功能主要特征是,预测用户需要什么,也就是以后可能需要的东西。对用户的需求提前制作但是又不能太提前,因为大众不能接受太过于超前的功能。这类功能的设计就很模糊,因为完全说不准以后会不会成功。但是一旦成功就是走在行业的前面,比如外卖的一些增值服务,点评服务等等。
(4)非需求功能:这类功能主要特征是,在需求分析和设计根本没想到,都是在发布后逐渐完善的。这种功能就是要及时实现和上架才能让用户满意。
产品功能性好用易用,能达到用户的满意度就能留住用户,如果能超出用户满意度不仅能达到留存还能促使转化,前期有一定功能基础如果能促使转化达到产品价值目标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后的价值目标。
总结:
1.以用户体验为目标导向进行设计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迭代产品,使产品形态更加良性发展最终能达到产品价值的实现。
2.用户体验设计不是盲目以用户进行设计而是要对用户进行研究,要知道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怎么才能使产品做到好用、易用、超出用户满意度。
3.用户体验五要素不是每个产品都要从这五大模块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产品有不同侧重点,不同属性来进行各层面分析。
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和学习,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公众号:丽仔li野生笔记
我会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内容,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持续更的动力!小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