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博客
春节是我们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年春节,我家里的晚辈会去祭奠已经离世的长辈,表达怀念之情。只不过,我们用一种幽默且温馨的方式。比如我们家,每年冬季,六个男孩儿结队在雪原中跋涉数公里,然后跪在爷爷的坟前,开场白是:爷爷,孙子们来看你了。接着,依次汇报年度大事:谁结婚了,生子了,考大学了,等等。年年如此,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说,春节是辞旧迎新,似乎改成“怀旧迎新”更为妥当。
这和博客有关系么?有的。
我们期待未来,更珍重过去,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在最重要的节日里纪念过去的人和事。这说明,过去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永远不可能和它告别,只能换一种方式和它相处。
而文字记录是最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所以我这样理解博客:它是人们和过去相处的模式,表现为记录、思考、反思和分享。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民族,有着最为翔实、最系统的历史纪录。)
我的博客历程
春节时,想起很多往事,也做了不少反思。第一反思自己的“重度手机依赖症”,遂有告解文;第二反思了写作本身,遂有斯文。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四年的写博客生涯,浮躁一词算是首选。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记录和分享方式。我们拥有充足的平台可以写作博客,甚至可以说拥有了太多:新浪博客、人人日志、天涯、新浪轻博客、点点、Lofter、QZone,甚至豆瓣也有日志功能。我在上述列举的网站上都先后或并行写过文章。不过现在做了减法,此处不提。
不想批判这里列举的每一个写作平台,他们都有自己的鲜活特点,服务特定的人。实际上,这么多年,在众多平台上写了很多东西,却对自己写作并不满意。写作没有帮助我成长、进步,相反却耗费了大量时间,做了太多无益的事:我沉溺在天涯上和他人的论战,在写手群里争论是非,荒废了读书时间;在人人上,又趋向于记录琐事,抱怨、吐槽。不是说抱怨和吐槽没有意义,只是因为我把写作当做挺严肃的一件事,这么潦草地写文章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其实,无论哪个平台上都出现过精品的博客。写作的重点不在于平台,而在于内容。写作者是否有方向,是否有抗干扰的能力,是否足够沉静,才是决定一个作者能否写出好作品的因素。
这么看来,平台似乎不那么重要,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极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来说,写作平台至关重要。我容易受到社区氛围的影响:如果在豆瓣上就清新文艺;在天涯上则略显愤青;在人人上则受到流行网络语、校园热点事件的牵引,又顾及隐私,所以既浮躁又做不到诚实。在新浪博客、QZone等上更是闲言碎语,不知所云。
社交网络让我们快速地消费信息,也快速地消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利用碎片的时间,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这正是它们的理念。这并没有错。只是我不会用。拍一张照片,写上只言片语,就算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简单的用户体验降低了写博客的门槛,却几乎毁了传统博客。而且这样做的久了,就会养成不思考的习惯,直至丧失了写作的耐力和沉静:写作随性、文字逻辑混乱、不愿意认真思考。一度,甚至在决定写“博客”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写什么主题。
“好久没写东西了。说点什么呢?就说说这天气吧。南京近来多雨。…… ”
这是典型的开头。 这样的文章在人人上通常被冠以“无题”、“胡扯”、“无名”、“无题2”、“X月X日”等名字,惨不忍睹。我并不是批判这样的写作,只是认为自己还一度把写作当回事儿,实在不应如此麻木。
所以说,专注写作的社区,对于我这样的意志不坚定的、又想写作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社区应该纯净、严肃而又热闹。它的纯净让我专注;它的严肃让我不好意思胡说八道,阅读比较严肃的文章,也会希望产生同样严肃的作品;它的热闹让我不感到孤单,因为我依然渴望关注别人,并且受到关注。
当遇到简书后,我的眼前一亮。
与简书初相遇
其实我最早遇到的网站是Medium。第一感觉是,哇,这太美了,这里除了写作和阅读,几乎什么都没有。在这样一个干净的空间里,每个人都自发地变成了耐心的写作者。或者说,只有耐心的写作者才会发现它的美好,才落脚于此。
当时就想,国内是不是也能有一个这样的网站呢?于是,找到了简书。它和Medium很像。但很高兴地看到,简书并没有照搬Medium,而是在借鉴其精髓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创新。而现在,简书已经开始积极摸索给写作者创造价值。
如果觉得我的小说还不错,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持续创作。
不知道这样的试验是否有效,是否是合适的,但是其至少体现了简书团队对写作者的尊重。而简书运营团队与写作者的互动,无疑是真诚的,深入的。这让人很感动。
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简书上的文章后,决定在此安家,安心写作。希望能找到原来的自己,通过写作获得成长。在记录我的生活及思考的同时,分享我的知识、经验、教训以及可以分享的一切。
未来
我认为博客依然有美好的未来,希望简书能够代表博客的发展趋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这里,形成更大的力量,而届时,简书也将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专注而又开放,热闹却不浮躁。这无疑在快餐式的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大环境下显得特立独行,而我期盼这种特立独行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能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把写作当那么回事儿,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事。
结语
文中观点仅代表我自己的思考。当然,作者轻率地用我们、人们、你们等词汇代表了别人,这可能是不正确的,有偏见的。希望得到指教、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