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有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对于度人之船的佛法,最后也不能执着,何况是佛法之外的事物。“佛法”(至少说得出、写得出的佛法)也是缘生之法,因为众生有烦恼,所以佛法才会因缘际会出现于世。反之,如果众生没有烦恼,那也就无需佛法。道理不难理解,众生有百病所以才会对症下药,没病自然不会有药。
如果将范围扩大,从汉传佛法扩展至中国国学,随着“国学热”,大众国学氛围越来越浓郁,但是随之而来对国学的各类负面评论也络绎不绝。所谓的艺术就是能给人带来平静或者温暖,这就是我对艺术的坚持,所以现在所谓的“犯罪艺术”、“黑暗艺术”在我眼里是称不上艺术的。中华国学虽然教派、宗派很多,但是主流思想都是“修心之法”,虽然大家对“什么是心”、“怎么修”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得到平静与安详这是大家共同的目的,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儒家《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六祖慧能大师说过:“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老子《道德经》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一个“静”,不仅仅是因为心静智能生,更是因为“静”是众生“本我”所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则是“静”与“得”的枢纽,因静而安,因安而有所获。这正应了《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静而不住于烦恼(人的私欲,简称人欲),心不住于烦恼而能安住于真如(或言天理),安住于真如的心所折射出的世间种种才是这世间的真相。西方科学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中华智慧认为事相上确实如此,就如同《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动”中有不动的本质,这不动的本质正是历代大德所追求证悟的。
在烦恼的世界中我们能寻到“静心安详”吗?《华严经》有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大家都具有佛一般安详的心灵,但是由于众生“一念不觉生无明”,无明(妄想执著)覆盖了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的“安详”的心灵无法起到作用。佛法中常说“迷失了本性”,而不叫“丧失了本性”,就是因为“安详”的心是我们本有的,不会丢失。但是如今我们忘记“安详”放在哪里了,处处都被烦恼所遮蔽,所以我们要“破迷开悟”,要“明明德(使我们本有的明德再次明亮)”,所以“静心安详”是大家本有的财富,既然是本有的素养自然能寻回。
如何才能寻回“静心安详”呢?有人问佛门高僧修行的秘诀,高僧说:“我是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你们是吃饭想着睡觉,睡觉又想着吃饭”,安住于当下,便是制心于当下,念念都安住于当下,没有烦恼、没有杂念,就是《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进而能“不假方便,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安详”。
如果有人质疑国学的价值与意义,那请你反问他中华国学的入口是什么?如果对方不知道,那么说明对方连国学的山门都没有看到,既然连国学是什么都不清楚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国学呢?我只知道我在国学的入口看到了“静心”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