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村口拉横幅迎回失散21年的儿子!令人泪目!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 多少的哭。”
刘德华的《回家》这首歌,正是道尽了归家孩子的心声。
不幸离开时,还是黄毛孩子,父母尚在壮年笑语晏晏,历经岁月,再见时他们已是满鬓白霜老泪纵横。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男子,不是高考状元,也不是衣锦归乡。
满村的亲朋好友却齐齐在村口翘首以盼,拉起了横幅“爸爸妈妈欢迎坤儿回家”。
欢迎坤儿回家!阔别21载,父母在有生之年还能唤你的乳名。
失而复得,整整21年啊,“坤儿”的爸爸妈妈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悔恨自责痛苦中煎熬着。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数一数日子有哪些胜负,又有哪些满足。
回家吧, 幸福。
幸福 ,能抱一抱父母。
说一说 ,羞涩开口的倾诉。”
坤儿父母在雨中焦急等待
对于“坤儿”的父母来说,失散的孩子重回怀抱,比他功成名就,皇榜登科更为珍贵!
“坤儿”刚下车时,比实际年纪显得苍老的父母,还微微颤颤地不敢上前,激动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直到他们终于抱头痛哭,身边的人也忍不住泪目。
其它失散孩子认亲场面
很多被拐卖的孩子找到亲生父母,都会出现这一幕。
孩子已经成人,而父母都是面目沧桑,神情悲切。
其它失散孩子认亲场面
对于父母来说,有什么比突然失去亲生孩子更为悲痛的事情!
不知道他身在何方,有没有遭遇虐待,日日夜夜撕扯着父母的灵魂。
刘德华零片酬饰演的《失孤》里的男主雷泽宽1998年,两岁的儿子雷达丢了,雷泽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寻子之路。
他在寻子过程中被人骗被人打,甚至差点翻车身亡。
他差点在翻车时打算就此死去,但看到自己的寻子海报里儿子的照片,又燃起了生的希望。
他只能继续寻找,他只能在不断寻找的历难中去消解失子之痛。
好消息是:2021年7月,《失孤》中刘德华饰演的寻子父亲原型郭刚堂,在公安机关的努力下找到了儿子郭新振,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其实还有更多不幸的父母还在寻子的艰难过程中,每夜都在等待他们的“坤儿”归家。
丧失
失去所爱的人,患上慢性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其他危及生命的创伤经历,丧失和精神创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
1. 生活被打断:铺天盖地的情绪困扰
受到丧失或创伤之初,情绪困扰可能令我们的生活完全瘫痪。
我们可能失去思考甚至自我照顾的基本能力,如吃饭或洗澡。
淹没在情绪痛苦之中,兴趣、创造力、喜悦因为悲伤、痛苦和对过去无尽的思念而变得模糊不清。
生活在这里中断了。
2.身份被改变:
丧失和创伤挑战个体角色和自我定义
很多丧失和创伤都需要我们重新定义自我和个体身份。
我们需要花时间去重新发现自己是谁,挖掘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东西和自我表达的新途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只能放大丧失程度,粉碎基本的自我意识,使我们漂泊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的惊涛骇浪之中。
3.信念被切断
无论我们的世界观如何,丧失和创伤都可能挑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如,《失孤》原型郭刚堂丢掉老家的生意,将之后的人生全部用在寻子上。
4.人际关系被断开
对于亲生孩子突然被拐走,很多人的反应是缩回自己的小窝,执迷于失散的孩子,在头脑中和他们说话,以我们的经验去想象他或她的想法和反应。
一些人会徘徊不前,陷在对孩子的记忆中,把感情仍放在他们身上,而不是投入新的人际关系。
就如我们刚提到的郭刚堂,在他心里会想象孩子可能在吃苦,他如果享受了正常的生活,那么就是犯罪,就是对不起孩子。
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把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拴在丧失和创伤上面,任由它们来定义我们。
这也是人贩子对被拐家庭最大的戕害。
在这里呼吁:
希望国家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防拐打拐的力度,减少这样的人间悲剧!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原创
刘熹微 |Aug.20.2021
城市:四川雅安
爸爸妈妈欢迎坤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