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杰 任一英 原创
大概十年前在上海浦东机场候机去美国,看见几个家长带孩子去美国旅行,行李之一有小提琴等乐器,他们在交流中说,虽然是去旅行,但不能让孩子把小提琴课程落下,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中国式教育口号,虽然备受争议,还是让很多父母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因此而焦虑,受焦虑情绪的影响,因此而出现行为上的躁动。
其实,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主要是指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输给他人,所以父母的焦虑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输掉比赛。
不过现在有很多父母,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已经从学习成绩是否输给他人,扩展到了其他领域。
父母既然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证明他们知道孩子是在参加一场径赛,而且是一场以时间为轴线的径赛,他们也知道,径赛至少要考虑起跑时间、力量储备和距离长短三个因素。
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父母在怎样认识或怎样看待孩子参加的这场比赛,如果对孩子参加的比赛没有清醒认识,焦虑和躁动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很多父母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的理解,存在以下认知不清的地方。
一、对比赛的起点认知不清
父母对起点的认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起点定在胎儿时期的,只要能够买到的胎教产品和服务都要购买;二是把起点定在婴儿时期的,孩子一出生就给他听音乐、听诗词、听英语等;三是把起点定在学龄前期的,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语文、数学、美术、钢琴、围棋、跆拳道等;四是把起点定在小学开始的,要求孩子要拿双百分。
父母采取上述行动,其实是希望孩子获得超前教育,以缓解自己因“起跑线”产生的压力。
基本上没有父母把“起跑线”划定在小学以后,如果有这种父母,他们就根本没有考虑“起跑线”的问题。
二、对比赛的终点认知不清
虽然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很少有父母明确告诉自己,孩子参加的径赛终点在哪里,不过他们内心对终点还是有隐隐约约的感觉,根据这种感觉,他们内心设定的径赛终点,就是到孩子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为止。
他们把终点设定在孩子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为止,是认为孩子到时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再也不要父母操心,或者父母再操心孩子的事,孩子也不会听从父母的教诲和指挥。
三、对比赛的性质认知不清
父母既然认为孩子是在参加以时间为轴线的径赛,就应当明白径赛有短跑、中长跑和长跑之分,然而,父母很少思考径赛的性质。
其实父母忽略的问题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到完成职业技术教育,至少需要十八年时间,孩子这时才具备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如果孩子的职业技能获得是完成本科学业,至少需要二十二年时间。
如果孩子的职业技能获得是完成硕士学业,至少需要二十四年时间。
当孩子的职业技能获得是完成博士学业时,至少需要二十七年时间。
而当今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七十七岁,按照父母通常认定的径赛起点和终点,孩子人生的近三分之一时间,或近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参加父母认定的径赛。
孩子用近十八年时间,或者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参加的径赛,显然不是短跑,至少是中长跑,甚至是长跑。
四、对比赛的技巧认知不清
现在的父母基本上接受过义务教育,父母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不是参加田径运动会的积极分子,就很少探索径赛的技巧。
但是,即使没有代表班级或学校参加过运动会田径比赛的父母,也经历过短跑和中长跑的考试,对短跑和中长跑至少有一定认知,知道短跑比拼得更多的是爆发力,中长跑比拼得更多的是耐力和意志品质。
当父母认定孩子在参加短跑时,因短跑的距离很短,虽然分为起跑、加速跑和冲刺三个阶段,由于短跑是一种无氧运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速度极限,就会要求一个人不减速的跑。
父母把孩子参加的径赛认定为短跑,就会对孩子极限施压,极限施压的结果可能让孩子崩溃,孩子一旦崩溃,父母也会崩溃。
当父母认定孩子在参加中长跑时,因中长跑的距离相对较长,技巧是抢位跑、放松跑、匀加速跑、保速跑、冲刺跑等。
“抢位跑”对孩子来说虽然重要,如果不是专业运动员参加的专业比赛,对起跑的要求并不很高,而且在径赛的过程中,还有时间调整生理机能。
父母把孩子参加的径赛认定为中长跑,就不会对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产生过多焦虑。
五、对力量储备的认知不清
父母知道参加任何比赛都需要力量储备,不过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参加的这场以时间为轴线的径赛,力量储备就是学习以书本知识和才艺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鉴于绝大多数孩子在融入社会公众生活前,只能从高考这个渠道与他人拉开距离,父母就把学习书本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认定为力量储备的唯一途径,也因此产生焦虑和躁动。
六、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清
父母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情绪和情感,总之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还有父母把情商、剑术、马术等也认定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当然,父母如果特别富裕,培养孩子的这些技能也无可厚非。
但是,孩子即使获得上述技能,如果在融入社会公众生活时缺乏道德底线,或没有道德底线,就不是社会公认的高素质的人。
七、对比赛的结果认知不清
既然父母通常认定孩子比赛的终点,是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之前,但他们对比赛要获得的结果却并不很清晰,不过他们还是有内心确认的结果,就是希望孩子考入985或211大学,认为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为一千一百万,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九百余万,其中985大学招生十六万左右,211大学招生四十六万左右,对那些不能去国外一流大学读书的孩子来说,进入985或211大学完成学业,是很多父母期望的结果,也就是说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与一千一百万人竞争考入985或211大学的名额,这样的竞争确实激烈且惨烈。
孩子要融入社会公众生活必须储备力量,是每个父母的共识,但是,父母如果要求孩子在中长跑或长跑的比赛里不停的冲刺,父母和孩子都会身心俱疲,即使父母不想放弃比赛,孩子也会放弃比赛,孩子放弃比赛的手段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厌学情绪只是其中的一种,极端的放弃方式就是自杀,这种案例现在并不少见。
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即使成为学霸,也不排除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父母的焦虑和躁动,其实源于对起跑线问题的诸多认知不清,核心是对孩子需要储备的力量认知不清。
父母要清醒认识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把孩子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只是储备力量的一部分。
父母如果真正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深入思考孩子究竟需要储备哪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