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词语的含义在使用场景中更容易理解。
比如,实践中一个合同模板(template)可以用于多个客户签约。此时,常见做法是把特定条款信息提前(如合同日期、客户名称、产品、有效期、价格等),有人称之为“frontloading”。
也可以把重要信息放在合同后边,可称之为“backending”。
与后一种做法类似,是master agreement+statement of work/purchase order这种结构。master agreement里面放一般条款,无需因每次具体交易而修改。而特定交易信息则以statement of work或purchase order来确定。
不同的是,master agreement这种设计常用于确定双方之间发生一系列交易的情形,而上面说的frontloading/backending则是针对同一模板用于不同客户的情形。
我此前写文章探讨过master agreement的含义。今天看到有书介绍它的这个使用场景,印象一下子加深了。
我们公司有常年客户,通常是签署框架协议,然后以邮件形式商定具体翻译任务。master agreement大概就是这里的框架协议。
而通过上面的对比,多个客户使用一份合同模板的情形,我们就不会去用master agreement。这里便是使用场景的意义所在。
还有一种设计:purchase order+terms and conditions,与master agreement的设计类似。一般是order在正面/前面,背面/后面是terms and conditions。
这让我想起最近给一位客户做的上市项目,我们协助翻译一系列合同,其中就有大量“订单+标准条款”类文件。
好多词语的含义是无法形容的,只能通过直观上手才能有深入了解。就像是合同的结构,告诉你合同首部要有标题、介绍、鉴于条款和引入语,大概不会明白。但一看下面这个例子,都不用多说一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