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当我的第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班级宣读时,巨大的荣誉感,激发了我对写作浓厚的兴趣。
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出书,我的文字也可以散发着墨香,摆在书店展台上。
可是,仅仅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投稿后,我就放弃了。
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的琐事,也让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直到2019年9月28日来到简书,终于圆了我的写作梦。
截止今天,我已经连续日更219天,写了23万字,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内容也很广泛,且全部是原创。
我用心写下每一个字,真诚地与简友互动,学习。
2020年2月14日,在申请了一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珍贵的“简书创作者”徽章!
有群友说,他感觉这徽章没什么用。言外之意是,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收益。
可我,不需要它“有用”,我要的是被“认可”,来自简书的认可。
被认可是“创作者”,比什么都珍贵。
写作,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它的本质无非是一种工具,只是为了表达思想、传递观点,有时候,修辞都可以省略,像说话一样,把想说的写下来,就是写作了。
初学写作的人,一定要先列框架,再开始动笔写。
不用担心,在统一的写作框架下,会制造出千篇一律的作品,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件事物,写出来也肯定迥然不同。
是简书的日更活动逼着我写出千字文,在长达219天的日更过程中,从开始挤牙膏、凑字数,到现在轻松过千,不过七个多月的时间。
看来,在写作中,持续地输出特别有必要。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近百名相亲相爱的简友、四万多钻贝,合计4000多元,真是太幸福了!
感恩简书,在“优质征文挑战赛第二赛季”夺冠后给予我的一切!那是又一次对我文字的肯定和鼓励。
江湖上有一种传说,人生三大赚钱阶段:拼命赚钱、玩着赚钱、躺着赚钱。
简书里,大多数人,都处在拼命赚取的阶段,一部分人在玩着赚钱,只有极少部分人在“躺赚”。
当写作和商业化扯上关系,似乎就不纯洁了,不美好了,不崇高了,其实不然。
【谈写作牛人堂】曾请到简书作者 小尘老师 做嘉宾,分享了主题为:“做好这三点,在简书更好地成长、躺赚!”的课程。
她不仅肯定了阅读、写作和读书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在简书,是完全可以达到“躺赚”的。
小尘老师 说,阅读力就是竞争力,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她还说到了写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渗透在工作、生活、娱乐、甚至是与人相处、沟通的方方面面。
而目前,在写作和商业化之间,还是存在误区的:
1、谈钱丢人、谈钱伤感情
文人骨子里的清高,视金钱如粪土。一边呕心沥血写文字,一边啃着冷馒头夹咸菜,就是不敢问:我这篇文字发表了,能得多少钱?觉得丢人啊!颜面扫地啊!有辱斯文啊!
2、写作跟钱没关系
在简书,写出好文字,就可以成为签约作者,就会有固定的写作收入。可能很多人不在乎写作变现,单纯就是喜欢写,自己看着开心,那如果,能边开心边挣钱,岂不是更好?
通过阅读,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文字,通过商业化手段,再把文字变成财富,如果这财富还是你躺着就可以赚到的,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而另一位嘉宾 齐帆齐老师 特别强调,文字还是要返璞归真的。
她说,“在年轻时,都恨不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到后来却觉得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就是自然流露,真实就是一种力量。”
这跟我一直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不喜欢华丽辞藻堆砌的所谓“美文”,更对只为博人眼球,内容粗鄙的所谓“爆文”,有着天生的抗拒。
我喜欢真实、真诚的文字,只有那样的文字,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让大家喜欢。
对于如何通过写作变现以及出书的梦想,齐老师也给出了一些渠道和方法,比如:自费或者合作出书、卖版权、电商、公众平台签约投稿、公号的广告收益等等。
我佩服靠写作变现的作者,佩服在头条号半个月就能拿到好几个“青云”的人,佩服那些动辄就写出10w+爆文的人。
这些,感觉都距离我好遥远。我还是适合在简书多写多练,等待有一天,文字磨练出来了,不管我们是写散文故事,还是新媒体文,都能熟练驾驭文字、掌控文字,这才能有资格考虑把文字转化成财富。
在有幸成为简书谈写作专题编委后,我积极参与编委的一切工作。
在征文比赛收文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作者书写极不负责和规范。标点符号滥用、错用就不说了,错别字太多了,多到让我怀疑人生。
明明文章还不错,怎么会有那么多毛病?
我想,对文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这是对人生、对生活的一个态度。
回顾我的简书之旅,是简友们鼓励我成长,是老师们指点我进步,是简书给了我一个自由、经济、安全的创作平台,圆了我写作的梦想。
谢谢你们,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