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阅读一本书,特别是一本又长又难的书,要面对的困难很难想象。你很可能中途退缩,最后导致你的看书计划失败。
阅读一篇短篇故事,总比看一本书要来的容易。阅读一篇文章,总比读一整本同一个主题的书籍来的轻松。
但如果你能读一本史诗或者小说,你就能读一篇抒情诗或者短篇故事。
如果你能读一本历史、哲学论述或者科学理论,你就可以读同一个领域中的一篇文章或者摘要。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规则一所针对的都是一些非小说性,论述性的书,当然,小说性的书也可以用,只是规则一特别适合非小说,论述性的书。
一本论说性的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达知识。大多数的人看到论述性的书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历史类、哲学类、物理学、伦理、科学等各种论述性的书,你要简单的分辨出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哪一类书带给我们指导,还要知道是用什么方法指导。
在物理学或伦理学上,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可能也不尽相同。更别提各个不同作者在处理这么多不同问题时所应用的各种不同方法了。
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
阅读书名,可以让读者在开始阅读之前,获得一些基本的资讯。
很多人会忽略书名或序言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要将手边阅读的这本书做分类是毫无必要的。
显然,作者并不这么认为,作者认为让读者知道他在写的是哪一类的书时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花那么多精神,不怕麻烦地在前言中做说明,通常也试着想要让他的书名——至少副标题——是让人能理解的。
(PS:标题党才不管这些,怎么吸引眼球怎么起标题,所以,还是尽量少看头条等APP,真正的读一些好书吧!)
总之,列在一本书前面那些章节的标题,可以进一步放大书名的意义。
书名有时候会让书籍的分类变得比较容易一些。但有时候除非你仔细的阅读一些书的目录,才能发现有些书都在探讨一个共同的问题。
但光将书籍分类到某一个种类中还是不够的。
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是在谈些什么?书名不会告诉你,前言等等也不会说明,有时候甚至整本书都说不清楚,只有当你自己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你才能做明智的判断。
只有当你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能找出区别,并且定出一些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时,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才更简单明白一些。
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既现实又坚决,他们最不信任的就是理论家。
对这些人来说,“理论”意味着空想或不可思议,而“实用”代表着某种有效的东西,可以立即换成金钱回来。
但是,就像我们所知道的,“读书使人明智”。
理论性的东西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
任何一本书告诉你要该做什么,或如何去做,都是实用的书。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历史就是纪事。历史就是在处理一些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真实事件。“纪事”这两个字就是要提醒你这一点。
科学则不会太在意过去的事,它所面对的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事。科学家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他要知道在所有的情况或大多的情况中,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而历史学家要知道什么某个特定的事件,会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
哲学比较像科学,不像历史,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而非发生在过去的特定事件,不管那个过去是近代或较远的年代。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如果我们说科学家是以实验为基础,或仰赖精确的观察研究,而哲学家只是坐在摇椅上的思考者,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差异比较,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并不是说哲学家就是纯粹的思考者,而科学家只是个观察者。他们都同样需要思考与观察,只是他们会就不同的观察结果来思考。无论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想要证明的结论,他们证明的方法就是各不相同: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历史学家论证的方式不同,说明事实的方式也不一样。何况典型的历史书都是以说故事的形态出现。不管说的是事实或小说,说故事就是说故事。
这种差异性也会让你明白你在读的是什么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