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
今天的图打眼一看,有点震撼。
一扇门,一个小开口,一只眼睛,显露在小开口处。
眼睛在看外界。外界也在看着这只眼睛。
最近一直在进行内修。
遇到的事,向内看,向内寻,向内找。
怎么能够让自己去看到内部呢?
说实话,从个人的观念来看,或许得是大师级别,能够在每日晨钟暮鼓的寻常日子里,也如常完成内修。
对我这一类凡夫俗子。想要获得个机缘,去一窥内在。
还就得是依靠外部的刺激,就像图中的这扇门,它就像我们的身体,将我们与世界,分隔为两个空间。
平日里,相安无事,各自安好。
遇到的刺激,就像是在门口给豁出了一个开口。
并借由这个开口,内在看外,外也在看内。
咱们中国人一直很信奉因果。
今日种种,往日诸般。
我曾一度,沉浸在抱怨中无法自拔。
是,有事,就推卸,要不是这样,怎么会那样。要不是你,我怎么会。
直到某日听到了一个理论。
滑坡谬误----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但其实每个的推断还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却武断地将某个可能性引伸成为必然性,然后串联这些不合理的因果关系,推断成一件毫无关联的结果。
它的典型形式为"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D,……,接着就会发生Z",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允许A发生"。A至B、B至C、C至D、……等因果关系好似一个个"坡",从A推论至Z的过程就像一个滑坡。
这样说,可能还有点抽象。
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个例子。当然,这也是我听来的,并非自创哈。
某人张三,在市场卖菜,与买菜人李四,发生争执,李四一怒之下,将张三暴打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此时,隔壁摊位的王五,看张三被揍的挺厉害,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忙招呼张三,送他去医院看看。
未料,在送医途中,偶遇了醉驾的赵六,发生车祸,张三被甩出车外,重伤。
现在问,张三的重伤,李四有没有责任?需不需要承担责任?
可能,常规思维看到这里,会觉得,当然啊,如果不是李四揍了张三,张三怎么会被送医?不被送医,又怎么会偶遇车祸?
也可能会有宿命论者说,这都是命,阎王让你几点走,你就得几点到。
当然,这里,咱们不对宿命论做更多说明,重点是说的第一种看法。
看起来,好像是挺有道理。
但是,实际上,咱们把思路往前再延伸一下,就会发现其中需要你摇头之处。
情况一,比如,张三顺利到了医院,没发生车祸,然后遇到了一个庸医,给本来被揍轻伤的他,给误诊了,打错针吃错药,人没了,那按照上面的思维,还得推说,这个事还得归责到李四身上,如果不是李四揍了张三,张三怎么会被送医?不被送医,就不会遇到庸医。
情况二,比如,张三顺利到了医院,也遇到了一个好大夫,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结果呢,在治疗期间,医院不慎发生火灾,张三在火灾中不幸中招,没了。继续按照上面的思维,也得推说,这个事,还得归责到李四身上。如果不是李四揍了张三,张三怎么会被送医?不被送医,就不会住院,不住院就不会遇到医院火灾。
情况三,比如张三顺利到了医院,也遇到了一个好大夫,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结果呢,在出院那天,在回家的路上,又遇上了车祸,人又不幸的,没了。继续按照上面思维,也得推说,这个事还得归责到李四身上。如果不是李四揍了张三,张三怎么会被送医?不被送医,就不会住院,不住院就不会出院,不出院就不会那天走那条路,不在那天走那条路,就不会遇到车祸。
于是乎,你就会发现,只是因为李四一时愤怒,动了手,接下来的事,就像胶水一样,粘在了身上。
滑坡谬误,到现在,你感受到它的恐怖之处和恶意所在了吗?
看起来,好像理所应当,顺其自然。
其实,就会让你在一个坡上,一路滑移下去,而无所察觉。
这是常规抱怨的根本来源。看完是不是有点点触目惊心?
也是得益于最近的经历,给我的外墙上开了个小口。让我能够从这个小口里好好看看外面,也能观观内在。
是束缚,又是保护。
是保护,也是束缚。
以前,我是比较排斥外界的一些不如人意的遭遇的。
我想让我的朋友,家人,亲人,包括我自己,给自己筑造一堵安全的牢固的外墙。
这样,好像我就可以在墙内,自娱自乐,悠然自得。
现在更深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变化。
真的需要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去接受,去坦然,去放下。
世界很大,却也只有独特的你自己。
如果没有机会给你的墙开出一扇窗,你又怎么能够有机会,看到种种诸般,变化变迁呢。
说的有些凌乱。
但又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内内外外,外外内内。都甘之如饴,坦然面对和接受,方是生活真谛。
目测,在这条路上,我才算是起步。路漫漫。慢慢走罢。
也是巧合,竟然就看到了晓露姐姐发的这个图。乍一看到图的瞬间,感觉直击心灵。
那个人,就好像站在墙内的自己,那只眼睛,带了几分无奈,又带了几分惴惴不安,向外界去探看。
就很想能够过去抱抱她,告诉她,没关系的,你可以的。
写完这篇文,我又去看了看那幅图,现在,我却已经是可以笑着,内心对她说,不要紧,放轻松。
我想,假以时日,自己更淡然时,自己看到这幅图,还应当是另一番心态。
我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