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要提升的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抽离自己固定的底层思维和行事习惯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和无力。 所以我今天再次来听上文提到的杨天真的04博客。 试图梳理一下其中重要的能为我所用的逻辑。 所以也继续看博客下的评论。 看到了这一条评论,还没细看,就感觉到很有条理的总结,网上还是有高人,先复制下来,借鉴一下Ta的思路, 同时来总结和为自己好好消化这一段博客。
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我为自己写下我在反复听的过程中接受到的一些能量,反思自己对一些人生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很多都是被困,被捆绑。细听她的这一期, 获得了很多俯瞰视角,来对自己的底层思维来进行反思。限于自己习惯,我还是简单直述,有机会的时间也和Renee一样整理一个框架性的文。
1,仅有亲和力是不够的。 天真她和人沟通的过程中很好地安抚和拆解了对方的问题。她有很多无暴力沟通的能力,既有把对方拉住的亲和,又能跳出对方的局限和框架给出底层逻辑的建议。这让我感受到一些词汇的单一和对立,也许自己曾经的世界里很多东西和观念都是这样的吧。 比如说亲和力是个优点的话,同时还能做到坚定和宽阔,那亲和力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特点,也许是一个特质的底层支撑而已。所以我们自己做人做事都不要仅仅满足在这一点上。
2. 天真提到“成熟”一词。 我有过一次对这个词重新定义的经历。 鱼小学阶段是玩和运动和少量的课外培训为主,提琴,乒乓,游泳等等。鱼看过的影视作品少,家里有电视机和DVD机。 我观察到她有空会反复看她喜欢的影视作品,比如说《刘三姐》。我观察她在电视节目和DVD上会选择DVD,至于内容她会有去长沙定王台买碟片的行为。初中阶段她有了更大的看世界的方式,DVD碟片,网络,开始看美剧和电影,反而对国内电视剧和穿衣呀,市场呀东家长西家短很少了解, 我一直定义的她是单纯,而她一个密友闲聊时候说到她成熟,并且说到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看到小姑娘严丝合缝的说法,也接受“成熟”原来是个中性词。虽然我并不认为鱼是成熟到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的是她一直被她的好胜心和兴趣驱动。
人说养孩子是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就我自己来说,还不全是,在养育的过程中是可以抚慰很多缺失,但改变还有难度。我只是看到了我自己的问题,不希望她也和我那样,想着是要托举她,但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掉,还需要反思和学习。 所以听了这段信息含量多的博客之后,结合自己有了足够的阅历和阅读之后,我感受到人其实还是可以做到宽阔包容,我也真正接受其实“成熟”无所谓褒贬,仅仅是一个对任何年龄段来说都是宝贵的标志的时候,我回看从前我用 “单纯”去叙述鱼和自己的时候的底层原因,多少还是基于的胆怯和自我保护,好像单纯是个免战牌一样,可以引人怜悯和正义主张,强调我方正义,是可以示人的道德追求。而现在才会真的把成熟包容冷静当成性格特质去养成。
3, 个性中的韧性。 从前我想到的是长期主义的生活工作方式,但天真提供的是就具体事物的拓展思路, 强调的是在失败前后思考还有那些是没有做到的,前面做的事情也是积累,还能从那个地方去行动和增强。而人们通常是选择有把握的事情去做,做不成就定义为失败和和不适合就放弃了。 这一点来看,天真的强大在于她的宽阔包容和目标感强,个性中的乐观。就像她提到的处理器强大(底层是逻辑和认知-为大脑不断提供新经验框架),在她眼里,失败与否和能力和情绪关系不大,就是强大的处理器,冷静持续地执行任务完成任务, 或许也存在筛选和放弃任务。真希望自己的头脑也是如此工作。
4,爱的权利问题。 和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如果有人动用爱的权利来对待关系中的另一方的问题。 这是个处理这类关系的新的角度。 这让我对关系有新的思考,也是很好的行为决策的支撑理论。 就是无论是父辈子辈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要强调主动选择和建立一个互相的对等关系,互相给予和滋养,而不能纵容这类例如因为我是母亲, 所以我可以要求你,折磨你这类的关系。美好的关系模式和差的关系模式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幸你遇上不良的关系模式,要明白人是可以筛选和建立关系的。而不是继续供养来改变关系模式, 这样是把关系模式的主动权放在对方身上,不断输出爱来换取对方的爱。
人对爱的需求, 特别是对父母爱的需求是真实的,但也要能接受美好构建并不等于真实世界的事实。不是每个人都懂爱,也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有天然的爱,更不是你足够好就会得到爱,不要陷入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持续供养对方,而是要跳脱出执念,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才是曾经在关系中受伤害的一方应该做的事情。
简书好用, 以上是我边听边感受,然后我复制这个总结回复贴之后,细看,赞同,再找出我个人想表达的完成的。 又细看了这文,还是很喜欢, 欣赏这文的条理性和概括性。原文如下,供友友们欣赏。
这一期的最关键的是人生困惑的答题思维,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回答,我收获了天真强大逻辑思考的底层逻辑,这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解决逻辑都是相通,可以组合起来应用:
一个核心: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建立自己的底气,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自己的困境和焦虑。围绕着我是谁、我要去往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建立自己的答题思路。别人经验的答案和方法,无法成为自己的解药。
两个基础:信息量(足够的阅历+阅读)、处理器(底层是逻辑和认知-为大脑不断提供新经验框架)
学会总结:当前一件事情无论做成功或做失败,要意识到,做这件事目的是为未来的决定所用的。因此,要总结一件事自己做的好与不好之处,还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提升成功可能性的,这一次这个方法有用,下一次尝试别的方法呢……
(我理解为眼观耳听增加自身知识和信息储备,然后动手同时动脑,行动总结增加决策的精准有效)
一个方法论:把问题拆解具体,像算法一样,拆解为最小的具体问题,或者说是多维度的具体问题。
覆盖面,z 1.认识自己,学会使用自己,不要和别人对标而定性自己性格的优劣。
比如一些性格特质在婚恋中是劣势,但是在工作中就是优势。所以叫学会使用自己的特点。与其扭转自己改变,不如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土壤。
当听到杨天真说我就是没有同居过,也大概率不会结婚时,是的,人人生而不同,哪怕你是那个多样性中的少数派,也没什么。重要的是,要自己能够独立,去建立多维度的关系,在收入、精神层面给到自己足够的支持去应对世俗的问题。
2.夯实基础
2.1普通人突破局限性,阅读!扩充知识库,
2.2.关于资源交换,不要指望一次性交换到位,那叫眼高手低,一点点递进,直到交换成功。
3.案例搭配
3.1解答一个关于看到社交媒体上提到“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听众的问题。20岁看不到的世界,三十岁再去看真的会后悔么?强制储蓄更重要的话,如何面对自己想花钱的欲望。
这个回答的逻辑实在太精彩。一层层剖析
首先,不必对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有滤镜,一个需要构建脚本、妆发的工作,哪里来的享受旅行呢?这一步先破除了焦虑的根源,即看到别人有的表象,不代表真实。大脑可以区分真实和想象了。带着已经降低的外在影响因素。把“被绑架破除”,进入对问题的向内深度剖析。
第二步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大概预料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步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后,进行资产配置。
3.2关于工作时间内自己干的最多,其他人都不用做什么,混日子,都说工作就是无意义的,有没有能有意义感又能赚钱的工作呢?
拆解:
3.2.1别人劝解说的工作无意义、混日子,那是别人或是有资源底气或是心态,那是别人的事,别人认为工作就是无意义的,那是别人的人生答题方式,对你,一个就是要在工作中找到意义感的人,没用。
3.2.2从现状做起,了解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势劣势、现状、定位、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积累,一步步交换,把自己的优势叠加进自己想要做的事里,获取新领域一个更好地位置(而不是抛去过去所有经验从新领域从基础做起),比如天真用自己的初入经纪人行业的例子,在现状环境里认清自己现状——初入职场(实操经验少、行业履历不足),自己的特性——自我学习成长创造价值,自己的方法——不计薪酬报酬,干了其它同事更多的活,充分用好自己在的公司的优势,总结一件事自己做的好与不好,还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提升成功可能性的,这一次这个方法有用,下一次尝试别的方法呢……达成阶段目标——在这个阶段两年干了几乎公司所有的行业工作,是同时期薪酬最高的新人,能在同事突然离职时立即独立完成行业活动,以自己提出创新方法的自信优势作为与行业大佬的资源交换方式,进入下一份与范冰冰的工作。
3.2.3一切都是要走向终极目标——了解认识自我,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去做自己认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