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一种价值文明体系。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接触的更多是关于西方的社会价值体系,对于中国社会本来存在的道理却越来越模糊,《乡土中国》这本书让我们充分了解中国的价值文明。
一、中国乡土社会的底色
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终老故乡,是一个几乎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乡村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乡土社会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人、事、物总是趋向于简单,他们有着普遍相似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所以并不能适应急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作者在第二节《文字下乡》里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睛里是愚的”,“愚”正是乡土社会人们的知识与视野不及人,识字不多,被城里人讥为“文盲”。但是,乡土社会更多的是“面对面的社群”,用神情及口头话语传情达意即可,文字是现代化社会间接沟通的工具,并不能笼统地说乡下人的愚。
都市社会是不定型的,每天面对不同的陌生人,口头言语和经验不能够解决瞬息万变的生活问题。在乡土社会,文字并不是占据主导地位,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应对生活。
二、差序格局
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费孝通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所谓“世态炎凉”正是“差序格局”的一个主要特征,中国的乡土社会,人人安居,自食其力,何须注意到他人和公共事务?于是发展出“自我主义”。例如苏秦早年郁郁不得志,经历坎坷,“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苏秦挂六国相印后,回到家乡,哥嫂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战国时期,纵横家出现,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只是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苏秦虽然早年不得志,但他一直坚持“克己复礼”,为了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理想。在他没落时,没有人欣赏他,发达时,“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自己成为了中心,还可以带着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极大伸缩性的特点。
因为自我主义的极大伸缩性,乡土社会体现了它“公”“私”没有明显清晰界限的特点。在西方社会,公民履行的义务和权力有着清楚明白的规范,在中国传统社会却没有,是因为中国的社会范围是以私人联系形成的,在私人联系的基础之上又有着道德要素,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公私不分”的社会现象。
所以,在中国乡土社会维持秩序主要是历代人际关系的传统,所谓“长老统治”正是差序格局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权力结构。不同于横暴权力用于社会冲突,乡土社会变化很少,文化与生活都很稳定,于是儒家思想就成了教化权力的代表思想,人们的行为都被文化传统所约束,长幼秩序成为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原则。
在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中,中国的农村正经历着旧“长老权力”的没落和新权力的缺位。
现行的法律是从西方搬过来的,和旧社会秩序差别很大,例如乡间认为道德败坏的行为(如出轨、不孝),却是不违法的行为,子不教不再是父之过,那些不遵守伦理道德的人物却找到了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