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次交锋
受了吴丹青的鼓舞,罗成刚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干劲十足。每天提早到办公室,办公室的小刘也成了他讨好的对象,为了能多打听一点吴丹青消息,从不吃零食的他,不时买点来贿赂一下她。上班不是看资料,就是在现场巡查,一付忙忙碌碌、追求进步的样子。那些施工单位的人看了他,态度也明显地变得友好了。
技术上的事,要想学得快,还得在现场多练练,不然都是纸上谈兵,跟着项目在现场滚一遍,就一切都明白了。由于亲自负责新车间的配套设计和现场安装,罗成刚还算是真正学了点东西,虽然也没什么经验,也没人带,纯靠自己摸索,幸好基本功扎实,一边看书、一边实际,一路走过来也算无师自通了。
在现场跟工人师傅一起摸爬滚打,对他们的印象逐渐改观,由不屑到佩服。那些工人师傅其实很有智慧的,特别是那些老师傅,别看他们平时粗鲁惯了,但是一做起事来,就认真得很。有些罗成刚他们觉得复杂的事,他们随便就能解决了。有一次,安装那个热处理的淬火池时,淬火液循环冷却系统安装出了点小问题,那池尺寸大概2米宽,6米长,深约2米,里面充满淬火液。因为工件温度1千多度,工作时将工件,源源不断地放入池内淬火,所以用不了多久那液体温度就很高了,所以要循环冷却。池上部三个出口合并到一起,再进热交换器没问题,流量很均匀。但由泵压入池中那进口,是一根供液管上,不同位置开了三个口子,结果第一个流量很大,第二个流量中等,第三个就流量很小了,流量分配很不均匀。造成第一个口子处液体上下翻腾,而第三个口子处液体都不怎么流动了,严重影响散热。
罗成刚还准备去计算一下,看那几个孔的大小比率看怎么搞,结果一个老师傅,都不用量尺寸,直接搞了两块大小不同的铁板,往那前面两出口一焊,立马出水均匀了,省得罗成刚再去折腾了,解决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让你不得不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确实是一笔难得的财富,罗成刚从那以后,就对工人师傅很尊重,特别是老师傅,他有什么问题,都要先征求一下老师傅们的意见。
那个年代的人,干革命的干劲十足,也不怎么计较得失。而且领导每天扑在一线,抓质量、抓安全、抓进度,所以大家都鼓着一把劲,想要提前完成任务,终于在一个半月时,搬迁安装基本到位,只要进行调试了。
调试由九车间负责,水、电、汽、气等所有动力系统都一一开通试运行。其他调试都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是那个生产用水一、二楼有,三、四楼就没有。经过现场检查,那水其实是从不远处一个加压站供给的,但不是直接供,而是绕了一个大圈,管线就长了很多,而且沿线还有好多用水点分水。经过讨论,罗成刚分析,一个原因是管线太长,阻力比较大;另一个原因是泵的扬程不是很高,再一个管网沿线供水较多,造成水供不上。
那三四楼没水就不能生产,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正常投产,必须马上解决,情况反映到了王指挥长那里,他很重视,马上组织施工单位、基建处、动力车间和两个厂的负责人察看现场,研究解决方案。首先由各单位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后大家讨论,确定最优方案,最后由王指挥拍板。
第一个发言的是基建处的一个工程师,他提出的方案是,在新厂房里加建个加压站,要增加一个储水池和两台泵,将厂内水全部加压送到管网,泵房和水池一起要二十平方,初步估算费用约五万元。张处长当然是赞他的方案,因为这方案肯定是由他们实施,能由他们基建处拿到这个业务他就满意了,因为各单位都是分开结算的,都想自己部门多做点事,最关键还是这方案肯定能解决问题。
罗成刚第二个发言,他说:“基建处的方案好是好,但一个是造价比较高,最关键的是时间来不及,距离投产不到两个星期了,再怎么赶也赶不上了,如果按这方案施工,就无法为厂庆献礼了。我建议从现在加压站,直接接一根管到新厂房的屋顶水箱,就可以解决问题,造价不超过一万元,而且时间只要两天就可以完工,完全可以满足投产要求。”
张处长一看罗成刚否决他们的方案,马上就反驳说:“那水泵就是压力不够,你这样接根管子还是压力不够,解决不了问题,不但耽误工期,还浪费钱。”
“经过我的计算,直接接到屋顶的话,水泵压力肯定没问题,那水泵流量足够,只是因为接管绕得太远,造成阻力太大,才供水不上的,这样直接供水也不会影响其他车间用水。”罗成刚充满信心地说,他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是蛮自信的。
动力车间熊主任一看张处长在发难,也不太放心,忙低声问罗成刚:“小罗,你到底有把握没?”罗成刚说:“熊主任,我仔细算了,肯定没问题。”熊主任也是个直爽人,他看罗成刚心有成竹的样子,看他平时也不象个不靠谱的人,他说没问题就应该没问题了,当然他也想把这业务拿到自己手里。
于是他对王指挥长说:“王指,我认为小罗的方案,造价省、工期短、施工难度小,是可行的。就由我们动力车间来实施吧,保证解决三四楼的缺水问题。”张处长一看熊主任抢他业务,马上将他一军说:“要是接了以后,还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误了工期,谁负责?”罗成刚经过了几次与他们打交道,已经比进厂时老练多了,再说自己反复算了的,所以没有被他吓住,他说:“出了问题我负责。”张处长轻蔑地说:“你负责,你负得起吗?”罗成刚还是太嫩,被他一激就激红了脸,拍着胸脯说:“要是出了问题,你们开除我吧。”
那时的领导还是很有担当的,熊主任不愿看到自己的手下被呛,就说:“小罗,别怕,放心大胆搞,天塌了还有高个子顶着呢,出了问题我来负责。”王指挥看到他们争得互不相让,就说:“好了,大家不要争了。小罗你是专业出身,你说没问题,我们就相信你一次吧。熊主任,你们迅速安排人员,马上开始施工,两天之内解决这个问题,要是出了问题,我可拿你是问咯。”熊主任说:“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张处长看王指挥已经表态了,也就不好再说了,只好悻悻地走了。
那两天,罗成刚亲自守着管道班的施工,陪他们下料、挖沟、搭架子,一直到把管子装好,刷上油漆。最后就是试水,先打开泵房的阀门,然后跑到新厂房屋顶,爬上水箱,看到水汩汩流出,不多久就把水箱充满了,下面车间正式开工,经过半天观察,水箱的水还是满的,说明供水足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改造成功了。熊主任闻信赶来,看到问题已经解决,也高兴得拳了罗成刚一下“小罗,你真行。”
差不多两个月的紧张作业,终于告一段落,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罗成刚高高兴兴地走出厂来,准备好好地休息一下。来到行政办公楼附近,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跟一个青年男子并肩走出去,他悄悄地跟在后面,一直跟他们走到厂门口,看他们有说有笑地向吴丹青家里方向走去,他才慢慢往回走。罗成刚心想,看他们那样子,吴丹青真有男朋友了,她上次请客,原来只是可怜我这个外地人呢,可能自己太过一厢情愿了。
本来的好心情,这时早已晴转多云,而天却又下起了小雨,好象知道他的心事一样,阴沉的天,更使他的心情一下就跌入冰点,心里象堵着一股闷气,无处发泄。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觉又来到那天那个小店,天色已经不早,店里也没有什么顾客了。罗成刚在靠窗的桌子坐下,要了一瓶邵阳大曲,两个小菜独自喝起闷酒来,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与那天情形截然相反,孤杯冷酒,心境悲凉,几杯酒下肚,就醉意朦胧了。那老板看他这个时候一个人在喝闷酒,就知道情况不对,就劝他少喝点,说“小伙子,有什么事想不开吧,醉酒也不解决问题,没听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吗?失去了什么,就努力去赢回来呢,人就得有股子韧劲,不服输,才能赢,你在这喝闷酒有什么用?好好回去洗洗,睡个好觉,说不定,明天又是个太阳天呢。别喝了,回去吧,我们要打烊了。”罗成刚酒醉心里明,想想也是,只要她一天没结婚,他就还有机会,谁输谁赢,真的还难说。这么一想,心情稍微好了一点,跌跌撞撞地回到寝室,用冷水猛洗了几把脸,感觉好多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也是累了一天,身心俱疲,不久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