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先生有个需求,希望他秒懂我,对于我所讲的话秒懂,我要表达的意思秒懂,我需要他为我做的事情秒懂……
一旦我感觉到他没有秒懂,我就急,我就生气,一生气我就说:“你都不懂我……”
这句话对他杀伤力很极大,已经中弹千百遍,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对待我才能让我满意。
我对于他的这个需求得不到满足,我觉得是他没有上地图,不了解需求和情绪的关系,没有理解信念的逻辑,不知道内心运行的那些数据,看不懂行为的这些模式。
所以,我对他诞生了另一个需求,需要他上地图。我觉得只有他上了地图才能秒懂我,才能解决他不能秒懂我的问题。
早上我们边吃早餐边聊我要他上地图这个需求,我发现我为什么会有需要他秒懂我这个需求,是因为我不想费力。
我发现,在我需要他上地图秒懂我的外在需求底下有我深层的内在需求,这个内在需求就是我需要省力,我需要不用讲太多的话,不用做过多的解释,不用把我内在运行的过程表述出来,他就能理解我的意思,听懂我的话。
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想起上周有一次,我不知道讲了一句什么话,让先生懵逼了,困惑不已,心情沉重,走不出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碰巧那天我们要出去,就下楼穿过花园走楼梯到车库,这个距离大概步行两三分钟,在这个过程我把我刚才为什么会讲这句话的整个内心过程给他讲出来了,然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知道我的意图是为他着想的,是为他好的,他内心那块石头终于放下去了,否则他会一直悔恨交加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
于是,我问自己:
几分钟就能讲清楚的事情,会很费力吗?
当然不会。
我自己的内心过程,我讲不清楚吗?
当然能讲清楚。
我已经开启了觉知意识,我时时都能阅读自己的内心过程,我只需要如实如是地告知对方,这对我是个难事吗?
不难。
既然不是难事,我又有能力讲清楚,花费这么一点时间,为什么我就要追求“秒懂”呢?
荒谬,太荒谬!
急躁,太急躁!
在这个有时间的维度里体验,如果体验不到时间的过程,为什么还要来这个维度呢?来这个维度还有什么意思呢?
没意思,不要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好好去体验这个时间的过程吧。
于是,内心有个声音怯怯地说:
嗯,收起,收起,赶紧收起那些需求!
另一个声音问:哪些需求?
上地图……秒懂……省力……
继续问:我是什么?
我是观识造意识,我要给自己造“懂”,造“理解”,我要给自己造“力”,我自己本来就是“意识力”,我要把自己的“力量”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