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没有本体。心的功能标注了心的存在。心能够认识,这一功能标注了认识主体的存在。(心能够认识事物,甲认识乙的时候,甲是主体,乙是客体。甲和乙可以都是心。当心认识心的时候,它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因此,心的定义是:心是能够认识世界的一件事物。
这个存在,好像没有身体的影子。
世间万物没有意义,只有进入心认识的范围才有意义。好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灯所照之处,是亮的,这亮处是有意义的。那些暗处,对心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心试图认识世界,发现其中的规律。对万物运动的认识,成为物理学;对地球的认识,成为地理学;对星空的认识,成为天文学;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成为社会科学;对心本身的认识,成为心理学。
抽象的有数学,具体的有物理学。心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有一个对象来供其认识。脱离了物,心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心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物质仍然是第一性的。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研究认识的规律,用心来认识心。
心要有对象来认识。就是说,心习惯攀援,如同牵牛花之攀援松树,离开了松树,牵牛花无法站立;离开了外物,心也无法独立存在。如果耳不能听,眼不能见,鼻不能嗅,舌不能尝,身不能动,心在那时,会主动创造一个幻象,并把这幻象作为对象来攀附。心可以作为心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心可以作为客体存在,自身制造了自身,然后认识自身。
心为什么不能静?因为,她习惯攀附,习惯寻觅可以攀附的对象,她一直是流动的。
人的惰性源于人对自身的保护:减少动,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那在饥荒的年代是有意义的。而在能量充沛的情况下,减少运动就成为对身体的伤害。一个人,假如他已经很胖了,他已经知道不能再暴食,他已经知道需要运动,但他没有照心的提示去做,他依然吃的过多,依然不增加运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从“人的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观察,没有真正对自己好;他从生物的角度对自己好,保存能量。同样对自己好,这就有了私欲和天理的区别。
社会的人,对自己好,“为己”,是理性的思考;生物的人,对自己好,“为己”时,只会知道存储能量,繁衍后代。
人是由兽性和神性合并而成的。兽性大致对应于低级别的需求,私欲一类;神性大致对应于高级别的需求,天理一类。(这里,兽性要求人要吃、喝、保暖、性交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必须行为,没有任何贬义。)
人不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而应当是节制人欲。存天理,节人欲,更符合人的多层次需求。
饮食、性、物质积累、能量蓄积,这些可以认为是低层次的需求;信息传递、治学、科研、艺术、治病救人等,这些可以认为是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必须通过低层次来实现——人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去娱乐;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就只能为口腹奔波了。繁衍后代是关系到种族的大事,性是生命信息流传的需要。种族的生死存亡这样的大事,寄托于低层次的需求。
物质、能量、信息,三者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人。人体信息中,最重要的是心。心的存在形式是信息。心是如此难以捉摸的东西。信息以物质为载体,好比古人认为,灵魂以躯壳为载体。人的心就是人的灵魂。
物质构成的世界,可以划分很多的层次;信息构成的世界,同样也能划分很大层次。神经冲动、突触等传递的是底层信息,人类无法用感官感知;人类感知的是过滤、调频以后的电信号;脑的运作,人类无法感知,人类感知的是自己的观念、行为。
有一定自省力的人,才能感知自己的部分观念和部分行为。观念和行为中,大部分是人类自身无法感知的,只是依照惯性去想、去做。
人可用其十分有限的自省力判断当下的行为,但多数的时候,自省程序是关闭的。
宇宙间的射线洞穿了人体,人却无法感觉到。今天做的事情,以光速驶向未来,未来的人也看不见。河水在流淌,当前的水并不知道,她会不会入海。
人类的知识太有限。我的更有限。沧海一粟,分一粟为沧海,又是那沧海之一粟。也许,这些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