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阿依谢姆是最后一排的一名女生,从开学开始,她除了班级统一的自我介绍时对我说过两句话,其余时间我几乎没听见过她的声音。她不怎么犯错,但是成绩永远在垫底。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即使被点名起来读课文,也是憋红着脸声音小得需要我把耳朵凑在她嘴边才能听见一点点声音!
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这两天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上新课主动预习,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后是自己设计图案,写字,串彩线,然后送给我。
我被这些变化所感动,开始回忆自己对她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找到了原因。
这就是教师期望效应!
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差生的区别。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一定有他的特别之处。
除了上课回答问题,考试拿到高分能得到表扬以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并给予合适的表扬。
曾经,我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对于一个班上不爱抄生字的学生,我从她交上来的作业本里找出一个相对写得好的字,打上着重符号,重点表扬,写上批语:这个字写得真好,要是其他字也能写得这么好,老师会更高兴!
于是,第二天,我就准时收到了她交上来的作业,第三天,第四天……之后的很长时间,她都按时交来作业,而且一次比一次写得好!
恰到其处的表扬和适度的期待不仅对学困生有帮助,对学习好的同学效果更好。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这种技巧运用在其他同学身上。
吾麦尔做练习册很吃力,但是日记写得好。我便每次都给他的日记写评语,实在找不到写的,我也会找个卡通印象给他盖一个。只要感觉到有进步,就会在班里念他的日记,给予更高的期待。
买买提明和阿卜杜凯尤木生性好动,总是破坏课堂纪律,但是脑子聪明,长的也讨喜。我便安排他们做纪律委员,在监督别人的时候为了能获得大家的认同,他们开始不自觉的克制起自己的言行。我也会抓住一切不经意的机会,在班里的学生和其他科任老师面前夸他们聪明。要相信,背后夸人远比当面夸人有用得多,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
夏依代是班长,学习成绩优异,长得漂亮,性格也活泼,从小到大被称赞的机会远高于其他同学。于是我也对她特别“关注”。别人的日记写三行,她必须写五行,别人考60分,她必须考90分!我总是说“以你的能力,还可以做的更好。”渐渐的,她也觉得自己还有更强的能力了,作业超额完成,考试格外重视,对于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最后,便是这布阿依谢姆了。我观察了她很久,真的找不出什么优点,我想夸,实在找不到词语。
直到有一天,她的汉语拼音本恰好和努尔买买提的作业放到一起了,努尔买买提的字是班里出了名的差,笔画和笔画之间仿佛分了家!一个字总能看起来像好几个字。我带着头疼改完了他的作业,一翻开布阿依谢姆的作业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人也神清气爽起来。原来这个内向木讷的女生字写得这样工整!她并不是每个字写得多么好,而是每一次的作业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油污,没有破损,每一次作业之间空出三行。词语和词语之间空一行,她不用修正液,也很少写错字,即使写错了,也只是用笔轻轻的划一下,不会涂个大黑团。整个本子看起来非常的漂亮,令人赏心悦目!
这不就是她的优点吗?!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挑出她的本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予表扬,并说到,“写字是学习的基本功,我相信字写得这么漂亮的人,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
今天已经是被表扬的第五天了,布阿依谢姆以我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我知道,这些表扬和期望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们还会反复变化,而且同一种方式多次使用就不灵了。
也许下一次考试的到来,和理想不符的分数就回将她们打回原型,可是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不是还有挫折教育吗?这也是教育成长中的一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