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公元825年,山东菏泽的一个院子里,一个中年人正领着一个小孩同一位老人赏着菊花。或许是兴之所至,两人就对菊连句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渐渐地老者有些跟不上了起来。一阵沉默后,旁边的小孩突然对道:“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一旁的父亲听闻赶忙瞪了小孩一眼,长者没有开口哪轮得到你说话!老人只是笑笑:“竟然你这个小娃娃很能对,那就令你以菊为题做诗一首吧。”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没有犹豫小孩出口便成一篇,秋风扫过,眼前的两个大人都在呆呆地看着他。那一年黄巢五岁,那一年尚不知是的他就已经盯上了那个位置。
读书 ,考大学,做大官。一千多年前的家长和现在的家长一样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
黄巢的家长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当地有名的私盐贩子,黄巢他爸已经厌倦了那种刀尖舔血的感觉。安稳下来,让自己的后辈安稳下来这是他唯一的愿望。
五岁成诗的黄巢带着父亲的期望开始了积极地备考。但很可惜,多次参加高考的他无一例外的都落榜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以为黄巢可能是个有些反骨的书呆子。但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
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这是《旧唐书》对黄巢的描写。意思是这哥们不仅擅长击剑骑射,还略通书牍奏记,颇有口才。更要命的是他喜欢招养亡命之徒。
行吧,我算是知道你小子为什么考不上的原因了。
那是一个秋天,菊花开满了整个长安。和前几次参加高考一样,黄巢再一次落榜了。时年已至四十多岁的黄巢站在长安城上,回头望,满目繁华尽收眼底,而看着城外却是乞者芸芸。
他想起了那个同样开满了菊花的秋天,想起了自己在父亲和老爷爷面前的惊人一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大唐的长安,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所。那我就把它变成我黄巢的长安!
反!我要反!
本就擅长骑射的黄巢回到老家立马接手了父亲盐帮的生意,渐渐地他拉去了一支队伍。但他明白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他在等,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
公元874年,乾符元年,全国各地接已连年发生旱灾和水灾。但唐懿宗依旧奉行“用兵不息,赋敛愈急”的政策,各州县也不上言灾情。于是,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懿宗似乎忘了魏徴当年写给他祖宗唐太宗的话,于是报应来了!
同样是这一年,关东大旱,山东之灾尤为严重。中央不帮忙赈灾,官吏还要催缴租税。百姓们走投无路,聚集到了濮阳私盐贩子王仙芝周围。
还就真的应了那句天降猛男,这王仙芝带着一众百姓从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斥责唐朝吏贪赋重,赏罚不平,并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领起义军攻克曹州和濮州。
身为曹州冤句人的黄巢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公元875年,黄巢响应起义,率领几千人与王仙芝会师曹州,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
天下苦唐暴政久已,四方百姓和散居民间的庞勋叛党旧部,争先投奔起义军。攻郓州,袭沂州。原本的星星之火此时已是具备了燎原势力。
半年的时间里,起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而起义军的人数也因此来到了三十万之多。但天降的猛男来得快去得也快。
蕲州被破,刺史裴倔不敢抵抗,开城迎降,并且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自然也不笨,立马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
王仙芝的思想也由此开始了动摇。经过黄巢和一众义军强烈反对,王仙芝才勉强拒绝降唐。王黄二人也由此开始了分兵作战。
黄巢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在蕲、黄一带迂回作战,辗转多次却没有攻下。由于作战失利,不得不北返中原。而王仙芝此时也同样因为湖南观察使崔瑾而吃尽了苦头。
公元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被曾元裕包围,经过激战,义军五万余人牺牲,而王仙芝也在突围之中不幸战死。余部渡江转战江南,另一部由尚让率领与黄巢会师亳州。唉,果然,天降的猛男来的快去的也快。
王仙芝一死,黄巢的威望在起义军中达到了顶峰。众人纷纷推举黄巢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带着一众部下,黄巢劫掠烧杀一番之后又开始了兜兜转转的日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初人们投奔你,是因为相信你能带他们走出水深火热之中,没成想反而害了自己。各地民怨四起,起义军由此变成了草贼。与此同时,黄巢的军队也开始节节败退。
公元878年,黄巢投降天平军,召见右位将军。老子驰骋战场半辈子,只得到个右位将军。黄巢有点不甘心,重新分析了一下天下局势之后,黄巢再一次的举起了农民起义军的旗帜。
越江西,战浙江,渡过淮河,一直北上。终于在广明元年,也就是公元880年,黄巢攻破了洛阳。
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安,黄巢又想起了那个秋天的模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十二月一日,黄巢进军潼关。十二月五日,黄巢破城而入。百官刚刚退朝,就听到郊外有乱兵入城,一个个都仓皇逃匿。
唐僖宗在田令孜神策军的护卫下,狼狈逃往咸阳。文武百官及诸王、妃嫔多不知皇帝去向。
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翌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
谁会想到,那个五岁小孩的一句“他日我若为青帝”能够成为现实?又有谁会想到当初进士及第们嘲笑的那个城门上的落寞书生,如今已是执掌天下的模样。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有时候一条路正着走和反着走其实真的是两种模样。
看到这里的小可爱们不妨点个赞和关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