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启航
现在回想起来,高中时代是我那些年阅读沉淀后的一个爆发期。
升入高中之后我继续热爱着阅读并且从初中三年的日记习惯转变到了开始写作。写散文、小说、诗歌,虽然写的很稚嫩,但是是我多年阅读后的沉淀升华。
高中三年,有幸遇到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他们是我们全班人的偶像,不仅仅长得帅气无比,而且非常有才华,对人和蔼可亲幽默诙谐,那时候我最喜欢上的课就是语文课了,甚至在我不喜欢的课上我都在偷偷摸摸地读小说,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状态。对于我写的文章王老师总是给我深刻的点评,一直引导着我改进写作技巧,提升写作的水平。那三年在高手如云的实验班,作为学困生的我唯一值得我骄傲的就是我的语文成绩可以排到班里的前三十名。现在想来其实就是因为热爱,有喜欢的语文老师,有热爱阅读的心,所以那时候的语文成绩支撑着我度过了艰难的三年高中生活。
那时候开始对原来读过的一些书籍开始反复精读,并且开始鲁迅、老舍、巴金及一些外国名著,在一边废寝忘食地阅读中一边沉醉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来,那时候主要受到了韩寒的影响,想成为和他那样有才华的青年作家,那时候的他是我的榜样,所以三年的时光我写了厚厚的十个本子,现在拿出来看的时候还被那时候自己的想法和文笔所惊艳,原来的自己也是如此心怀梦想和希望。
到了大学,天高任鸟飞。我入校的第一周就是先去学校的图书馆转悠,结果我被深深地震撼住了,竟然大学的图书馆是六层三十多个不同类的图书室,藏书量到了好几百万册。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人不上大学会后悔一辈子,因为在大学里面才是我们人生的真正启航和思维突破的时候,大学以前所有的经历几乎都是在我们那个小县城,虽然大学走得不远,但是也让我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看到了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
大学四年的时光虽然生活上因为父亲的体弱多病过得比较艰辛,但那时候的自己不仅仅从书籍中寻求到了坚强的力量,也开始形成了自己更加坚定的人生观。父母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四年里我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阅读,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我开始借阅一些英美著名的文学作品原著开始啃读,并且广泛地开始涉猎哲学、历史、社会、政治学等方面的一些著作。给自己定好阅读计划,每周阅读一本书,做好学习笔记和反思。那四年的时光里我依然坚持写日记随笔和诗歌,偶尔在校报校刊上发表个小文章或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