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鸳鸯于飞[1],毕之罗之[2]。君子万年,福禄宜之[3]。
鸳鸯在梁[4],戢其左翼[5]。君子万年,宜其遐福[6]。
乘马在厩[7],摧之秣之[8]。君子万年,福禄艾之[9]。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10]。
【注释】
[1]鸳鸯:水鸟名。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2]毕:长柄的小网,此处用作动词。罗:大网,此处用作动词。[3]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引申为享。[4]梁:筑在河湖池中拦鱼的水坝。[5]戢:收敛。[6]遐:远。[7]乘(shèng):四匹马拉的车子。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厩:马棚。[8]摧(cuò):铡草喂马。秣(mò):用粮食喂马。[9]艾:养护。[10]绥:安抚。
【赏析】
提起鸳鸯,大家都再熟悉不过,鸳鸯是一种体型比鸭稍小的鸭类,雄性羽毛鲜艳美丽,雌性全身呈现褐色,鸳鸯经常成对出现在池沼当中,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它们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嬉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橘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此情此景,夺人眼目。所以世人多用鸳鸯来比喻夫妻和情侣之间的比翼双飞,情投意合。
关于《鸳鸯》这首诗的主旨主要分两个观点,后代多种新论也是基于这两种观点之上,万变不离其宗。首先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孔颖达等人都推崇此说。另一种就是现在通常被人们所接受的象征爱情和婚姻之说。以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为代表,认为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赞美男女主人公的才貌与智慧和雄飞雌从绕林间的默契。相较来说,第二种观点更契合主旨,一直被人们所欣然接受。
全诗共四章,每章每句长短不统一。“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这是开篇第一章,一雄一雌的鸳鸯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在水里扑打着翅膀相互追逐打闹,要想抓住它们可不简单,得用小网大网来捉它。看它们如此自由和快活,莫不如放它们一条生路,让它们从此自由自在无烦忧。今天在这里祝愿君子万寿无疆、福寿安康、永结同心、地久天长。从这种解释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婚礼祝词,借着水中缠绵的鸳鸯,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的祝愿。
第二章同样是以鸳鸯起兴,表达对这对新人的由衷祝福。“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这对五彩缤纷的鸳鸯玩累了,就到岸边栖息,伸长脖子扎着膀子抖落身上的水珠,把橘红色的小嘴插到翅膀里不断地梳理,此般风景煞是惹人喜爱。今天在这里借此良辰美景,祝愿君子万寿无疆、福寿安康、永结同心、地久天长。
第三章切换了描写的对象,由鸳鸯变为马儿,“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套车的骏马在马房里养精蓄锐,一会喂它丰足的草料一会又喂它香喷喷的粮食,这到底是干什么呢?原来马儿即将启程,去迎娶那美丽的新娘,真是可喜可贺啊。今天是个大喜的好日子,祝愿君子万寿无疆、福寿安康、永结同心、地久天长。这里不正面描写主人公的神态以及肖像,而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给马喂足够的食物来烘托主人公兴奋激动的心情。
全诗的第四章又重复第三章而咏叹,与第三章形成一种回环复沓之美,“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套车的骏马在马房里养精蓄锐,一会又喂它香喷喷的粮食,一会喂它丰足的草料,这到底是干什么呢?原来马儿即将启程,去迎娶那美丽的新娘,真是可喜可贺啊。今天是个大喜的好日子祝愿君子万寿无疆、福寿安康、永结同心、地久天长。
《鸳鸯》一诗,四章中出现了两次不同的复沓,且隔行押韵,这样一来,整首诗就不会显得冗长拖沓,随时更换描写对象并对新的描写对象进行复沓强调,使诗歌灵活多变、独具匠心。
全诗寄予的情感纯洁而高雅,通过对鸳鸯细致入微的刻画,歌颂了雄雌鸳鸯不离不弃的高洁,为下文写人做好了铺垫。它们相依相伴,时而在水中嬉戏,拍打着艳丽的羽毛;时而在岸边憩息,用橘红色的小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而俨然如一幅图画一样美好,动静结合活泼生动,突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理想婚姻的礼赞。后两章“马肥草足”更直言描绘出新郎即将迎娶新娘时的兴奋心情,同时暗示了生活的富足,以及对婚后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