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方法论》 刘淼
如何讲笑话,增加自己的幽默感。
1.背景知识
有些笑话缺少背景知识就很难听懂,如果你对一个长期生活在马尔代夫的人讲关于雾霾和毛爷爷的笑话,他可能一头雾水。
2.积累足够
笑话与文章一样,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之后有了底子,便能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排列组合。
比如把雾霾笑话中的大爷大妈换成冰淇淋和白色便便。
3.嘲弄对象
大多数笑话都是以嘲弄他人抬高优越感作为发笑点,所以笑话中总会出现“受害者”。如果玩笑开得太过,可能会造成别人的不满,所以嘲弄的对象一般选择自己,或者虚构人物。
4.思维踩空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小明省吃俭用三年,最后拿着自己攒下的5万块钱和继承的500万在上海买了套房子。
讲笑话就像在人的思维定势上设个洞,掉进去了,就能够引人发笑了。
5.文字游戏
一语双关的笑话在生活中很常见,还有方言,这就表明了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笑话其实是文字游戏,谐音、同音、甚至方言都能够把人逗笑。
6.听众正确
B怀特说,解释一个笑话如同解剖一只青蛙,不光听众没什么兴趣,你还把青蛙弄死了。所以在讲笑话之前要确保你的听众能够听得懂你在说什么。
7.铺垫足够
经过足够的铺垫,受众会产生心理预期,如果结果跟他们所想的不同,自然就会发笑。就如同相声中的“三翻四抖”,一个段子在前面要翻三次,最终才能够抖包袱,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
8.打破禁忌
近年来流行的冷笑话就是这样的,大家听多了前面几种方法构成的笑话之后难免会审美疲劳,这时候不走寻常路线,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9.错位巧妙
与现实不相仿的错位也容易使人发笑,这种错位可以是性别的,年龄的等等。赵本山、周星驰都是在这方面的佼佼者。
10.挑战权威
很多笑话与政党、人种、政府机构挂钩,当他们给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就得打破这些陈词滥调,才能给人新鲜的感觉。
5037-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