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6
也走西藏
2022年八月,从珠峰大本营返回,在日喀则住了一个晚上,计划回到拉萨,再去圣象天门。
正直疫情,进入拉萨的道路被临时交通管制,阻挡在收费站,此地距离拉萨只有半个小时车程。
旁边就是一个乡镇的卫生院,很多人排队做核酸,从中午等到夕阳西下,被告知检测结果要晚上或者凌晨,没有阴性结果的不允许进城。
也被告知,如果私自进城,途中也会被拦截,条件还没有这里好,可以在附近寻找住宿,结果出来后,如果不是阳性,就可进城。
来时,我们一家人从昆明到兰州,计划从兰州坐火车在西宁转火车到拉萨,已经提前订好了酒店,也租好了车,从西藏走青藏线开车到成都还车。
当天到兰州,看了博物馆,晚上享受了美食,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到兰州火车站,进站口喇叭播放:“因郑州遭受强降雨,经兰州到西宁的火车停运.......”
这里,当天到西宁的其他火车已经来不及,要卡着从西宁到拉萨的火车,因为已提前购买了票,索性是晚上十点。
第一次来兰州,虽然网络已经很发达,但是,人生地不熟,紧急搜寻,坐大巴也不方便,心里很着急。
私家车揽活计的人很热情,拒绝几波,又来几波,衡量对比之下,决定做私家车从兰州到西宁,路线、距离和时间讨论后,商量好价格,下午三点,一家人一张车从兰州出发。
前两个小时很顺利,也很轻松,远离的城市,走进黑夜,道路也变得颠簸,司机变得有些浮躁和不耐烦,他知道我们赶西宁的火车去拉萨,当然我们没有告诉他几点的车。我们不知道他的心里和心态,但是他已经埋怨说:“这么远的路,这些钱,拉的人不多.......”
无论他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制造和激化矛盾,和他聊天拉家常,还告诉他:“不着急,慢慢开,安全第一。”
因为他是一个,我们一家五口人,和平盛世,相信都是好人。
其实道路确实有几段很难走,修路,又接连不断的下起雨来,高低起伏,坑坑洼洼,还需要绕道。
长途,一个人驾驶,又是开夜车,路程的风景只有黑暗,偶尔有相遇的车灯,或者远处聊聊灯光。坐车都很疲惫,不要说开车了。
查询的和司机讲述的两百多公里,三个小时的路程,理论和世界有出入,这要结合路况、环境、车况、车速和驾驶技术和驾驶人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接下来的都如此。
这段路走走停停,司机见我们都不着急,并且还很通情达理的和他聊天拉家常,后来他也很和气的开车,自出发,五个半小时后,到了西宁火车站,距离开往拉萨的火车发车还有四十分钟。
在拉住了两个晚上,游玩了附近的大昭寺。
参观布达拉宫还闹出了笑话,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都感觉让人啼笑皆非。
住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中间的酒店,晚上在酒店对面的小饭馆吃饭,听闻布达拉宫要预约和排队。
想第二天一早去参观,没有官方更为详尽的消息,和曾在这里的战友打电话咨询,其别表示以前确实有黄牛扰乱市场,通过整治,听说规范了很多,也很久没去,具体不知道了。
联系网上的导游,其也表示每天限制名额,去晚了有可能当天进不去。
我和妻子商量,决定今晚就行动,定好闹钟,凌晨两点,我们沿着无人的大街,一路向布达拉宫前进。
白天这条拉萨最为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现在静悄悄,灯光和月光交相呼应,深邃苍穹,星河灿烂,显得空旷而祥和。
和平稳定带来的长治久安,真的难以想象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藏解放前的状况,只有博物馆一张张描写当时西藏的照片和描述,确实让人怵目惊心。
这是我第一次来西藏,给我的感觉就是心旷神怡,总想振臂高呼,向高山,向大地,向天空,向草原,高呼:我来啦,如果条件允许我就不走了,或者我还要来。
拉萨城市出了建筑风格装饰和接头比比皆是的藏族元素之外,和内地的任何一个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想到现在是疫情,这里比任何一个地方都安全,因为目前为止这里还没有爆发疫情,这里的人无忧无虑,来这里的似乎是躲避疫情的灾难而来,也是享受无拘无束的天空而来,追求这种旷袤无边的自由。
拉萨的夏天很清爽,夜空的拉萨更有一种柔和的魅力,清淡的风,干净的街道,虽然紧张于明天布达拉宫的参观,但我告诉妻子说:“如果不去排队,哪里能参观拉萨的夜空。”
妻子也说:“虽然去过很多地方,这是最让人身心自由的地方,特别是这静夜,更有另一番飒爽。”
也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的走的很慢,漫步拉萨街头,寝浸于妙不可言的盛约,看看这个门头装饰,看那个门面布局。
沿着北京东路,一路走一路看,脑海中早就回荡其《狂新城》我不由自主的哼起了:“......快快走看看拉萨新面貌......”
北京路中央大街,圆盘天桥出现在面前,霓虹灯闪烁,北京字历历在目,我们特意走上天桥,和白天一样,东南西北,四面八方,调好角度特意留下照片。
远眺城市,俯瞰街巷,灿若星辰,心里特意告诉自己一句,这里是高原,这里是拉萨,拉萨的魅力,我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了,总想啊几声才足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我刚“啊”了一声,妻子说:“你别神经.......不要惊动城市的梦境.......”
其实来这里的人都是诗人,因为这里本来就是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