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无论认知如何开阔,无论心志如何成熟,无论趋势看的如何准,无论这辈子如何勤于实践,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要看积累,可以说、没有积累的人生终将是浮草一样的人生,忙忙碌碌一辈子终将是一个没有扎根的人生。
但是一提到积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财富的积累,财富确实很重要,但仅仅是所有其他积累的最终体现,或者说,一个只盯着财富跑的人,财富绝对不会鸟你,只有当你积累了各种财富要素,财富才会眷顾着你。
一、这种财富要素,首要的、也是无论哪个领域都通用的要素,就是影响力。影响力,体现在生意场上就是人脉资源,体现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能够有难同当的朋友圈,体现在亲人圈就是同心同德,体现在职场上就是说服力,包括对老板的说服力,如此种种,影响力的本质,就是能够让身边的人们走到一起,或许是走到一个利益点、或许是一个目标、或许是一条心、或许是一种互信关系,总之、影响力是人生第一个要积累的。
说到这里,有些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们就会说我跟技术打交道,不需要影响力,那我想问一下,你科研的经费从哪儿来?难道不需要去争取的么?你科研的团队如何运作?难道是你一个人就能干的来?
说到这里、又有一些人要跳出来了,说自己手上有权利,只要一发话就能调动一群人、一堆资源,但是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里,到目前还没见过一个强权下能做好的事情,真的一个都没有,如果一件事情靠的是强权、而不是影响力,这事儿百分百搞砸。另一方面,当这种权力消失之后,我甚至见过一个副校长离休后自杀了,落差太大了,没有权力的生活、太过于陌生了。
所以,只要你不是过着一个人与世隔绝的人生,那么你就要影响力,与人打交道、没有影响力就寸步难行。
那怎么去积累影响力呢?
要学会当一个好观众、好配角,而不是学会当主角。或许这个答案跟大家想象的完全相反,一提到影响力,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肯定是振臂一呼、一呼百应的那种主角式的场景,如果你把影响力当作是这种主角式的输出,那么你得到的是一种影响力的表象,永远得不到内心层面的、牢固的影响力。
之所以得不到内心层面的影响力,那是因为主角式影响力,靠的是正确性和权威性,而人家服你的,或许是你的观点或逻辑、实在无法反驳了,或许是没有你那么专业,或许是人家确实错了,或许干脆是因为某种利益关系、或仅仅是因为你是领导,但是,一个基于正确性和权威性的影响力,永远得不到人家为你敞开心门,建立一种心连心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主角式影响力之所以不牢固,那是因为一旦失去正确性、或者失去权威性,那么之前的影响力也将付之东流,而这么跌倒的人,当他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影响力的时候,还是会选择主角方式,并且更加迷信这东西,认为自己受到的挫折、就是因为失去了正确性和权威性,然后拼命去找回他,结果呢,离真正的影响力越走越远——人生苦短,人就是这么自己弄苦自己的。
可惜,没有多少人看破他,也就没有多少人摆脱这种人生苦短的宿命。
那我们又该如何去当一个配角呢?很简单,多为别人鼓掌、多吸收别人的输出——想一想我们身边大都是想要当主角、想要输出自己、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的人们的时候,最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去吸收、有人去认同、有人去鼓掌,人家的心、自然而然的也就为你敞开了。而真正的影响力想要的就是这种内心的交流。与人打交道,事情的正确与否、甚至是名利得失,真的不那么重要,我们要的是心和心的交流。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强调,听完上面的分享,很多人开始去学会当配角的时候,往往刚刚听完人家说的、就脱口而出“我理解、我明白”,然后又急着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不是又当回了主角么?!所以说,既然要建立心连心的影响力,不仅要用心去听别人说、更要用心去问别人的想法,要知道每个人、每个观点,其背后都是有庞大的认知体系的,我不相信人家一说什么观点、你就能马上明白背后的整个认知体系。
好,如何去当配角,我们简单分享到这里,这个观点、将是我们将来在影响力积累方面的主旋律,会有更多精彩分享。接下来,简单聊下这种主角式影响力之下,如何产生公司政治。
在我的十年咨询经历里,刚开始我也没有把普遍存在的公司政治、也就是勾心斗角跟影响力方式联系起来。直到有一天,当我碰到一位真正建立了内心层面的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我才恍然大悟。在他的公司里,员工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部门之间,感受到的是一种将心比心,然后我们讨论企业流程改造的时候,老板说错了某件事情,马上有员工出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老板也欣然接受,整个形成正确意见的过程、效率之高、令人赞叹不已,并且,在形成整个改造方案的时候、老板自始自终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方向,所有的方案都是大家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确定下来的。
而几乎所有公司的公司政治、是如何产生的?就是从主角式领导开始,只要有主角式领导、什么事情都要分台面和台下,台面讲的是领导,台下讲的是下面真实的想法,人心分成两面了,自然而然就滋生勾心斗角,而那家所有人都将心比心的公司里,其实就是老板用一种基于内心层面的影响力,把人心聚拢在一起了。
当然,我也发现还是有员工并没有融入这样的影响力框架,企业也有20%左右的人员流动率,并且、企业能做好、也绝对不是光靠这样的影响力和企业文化,但无论如何、我自己也想像了一下,如果能在那样的公司里工作、真的会开心很多,因为无论你输出什么、大家优先选择吸收,正所谓:有人理解我、世界真美好。
最后,我也用一句通俗的语言来总结下如何积累影响力——积累影响力、就是积累人,而积累人的根本之道在于吸收和包容他人的输出,如果你的心没有做好吸收和包容别人,你的心里永远只有你自己,还谈什么积累别人。
二、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
首先,还是要明确,人这一辈子要有一个擅长的领域,或许是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或许是某个行业市场,或许是某个研究领域,但无论如何,在这个分工协作的社会里,一定要有一个擅长的领域,而这个擅长的标准,也不是爱好或兴趣这个级别,而是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否则、从根本上注定了在分工社会里、你不会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那这个道理,估计大家都懂得,但我们的现实、为什么并不理想呢?也就是为什么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的人没那么多呢?常见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耐心,要么想一撮而就、要么没有坚持下去,十件事情、九个是放弃的,另一个是想的跟做的不匹配,要么是想的多、做的少、总是停留在想法里,要么是做的多、想的少、盲目的做下去,总之、想的跟做的没有同步、没有匹配。
好,原因也弄清楚了,但真正的问题也来了——在积累的道路上,如何去克服这两个问题?
先看“耐心”这件事情,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耐心,首先不要着急,那种性格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三岁开始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所造成的,当然,说这句话也不是让你埋怨父母、埋怨老师,而是想说唯一管用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找一个有耐心的朋友相处——既然没有耐心是环境造成的,只有环境、才能改变你,这一点上不要相信任何鸡汤、任何成功学、任何方法论,或许听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但一旦你回到自己的环境中去,一切都会抛在脑后了。
只有当你的性慢慢呈现出“耐心”这两个字之后,你才有资格去讨论“坚持”,而关于“坚持”呢,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起看吧。
接下来看下“想的跟做的不匹配”的问题,尤其是做的不够多、这个问题比较常见,首先要砍掉想法、砍到最后只保留一个想法,任何一件事情要做成功,真的不是随随便便的,之前也聊过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能够三五年内做好一件事情,那已经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眷顾了,所以,再多的想法都没用,只保留一个想法,然后去体验做的过程——层出不穷的困难、挫折、失败,至于能否解决,其实开始的时候并不重要,我们要的是坚持,坚持这种积累。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认同,那么从现在开始去开启一个有积累的人生——
1)成为身边人们的好观众,慢慢积累穿透人心的影响力;
2)选择一件事情、就一件事情,然后坚持三五年、经历三五年的风雨,慢慢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相信三五年之后,财富开始追着你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