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班级就是一个由“坏学生”组成的一个放牛班。马修老师,本来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可惜怀才不遇,不算帅的面庞,地中海发型,微微发福的肚腩。单身的落寞音乐家出场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真的带来了孩子们的春天。他真的改变了世界,确切的说,是世界的一部分——他的学生们。
“池塘之底”便是这所学校的名称,当马修来到学校时,就亲眼看见一位教职工被学生打的满脸血。校长的教条便是“行动-反应”,怒斥所有的学生,逼迫学生供出凶手,否则便取消所有的娱乐活动。所谓的“行动-反应”其实就是以暴制暴,学生犯错,校长采取的是关禁闭或者殴打,完全泯灭人性。“池塘之底”的这些学生,年龄很小,很多都是孤儿,而且是问题少年。这里没有关爱,所有人按照校长的暴力理论进行管理。
马修,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充满爱的人。他表面既不像校长那样目无表情,但也不像以为年轻老师那样亲和幽默。他的幽默是在心里的,透在骨子里的。从他第一天走进学校,他就有一份爱心去保护学生。用他的话说,他有60个孩子,就是他的学生。当遇到他们犯错的时候,他从来都不会选择把他们交给校长。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去批评,这样的方式是充满尊重的,尊重他们的人性。
当学生嘲讽他是秃子的时候,将他画在黑板上恶搞的时候,他选择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回答,他把学生用搞笑的方式画在黑板上作为回答。无论学生如何伤害他,他是绝不会交给校长,绝对不会体罚。始终以一种尊重他们人性,以爱的方式去对待,包容。最终通过自己擅长的音乐,竟然燃起了学生的热情。也慢慢感染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善意。
电影终究是电影,现实生活与这太不一样了,尤其我们现在的时代也完全不同了。
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无法像马修一样,因为教师也承受着生活、工作的压力,教师也是一个人,不能去神话。但依然会给到我们一些启发,就是学会尊重。学生固然需要尊重老师,老师同样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性。宽容,学会宽容学生的幼稚,不成熟。教育的本质,除了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当他们三观不成熟时,我们或许需要更多的包容。爱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他们更多的一些关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老师都要变成好好人了,不等同于放纵学生。而是通过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与教育。
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虽然会遇到很多坎坷,会有很多不满。但其实,真正能够成就学生,其实也是成就自己。教师的成就,其实来源于学生取得的成就。